名導十年來最佳作、影評狂讚!《絕地救援》的5個看前須知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名導十年來最佳作、影評狂讚!《絕地救援》的5個看前須知

名導十年來最佳作、影評狂讚!《絕地救援》的5個看前須知 麥特戴蒙、絕地救援、The Martian、雷利史考特、太空
share

麥特戴蒙的顛峰之作《絕地救援》於10月2日登場,目前國外影評給予極高評價,更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名導雷利史考特近十年來最棒的電影。片中受困火星的麥特戴蒙幾乎一個人完成大部分的戲份,電影卻不會給人沉悶的感覺,如果說去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太空作品是《星際效應》,那麼今年的代表就是《絕地救援》了。已經搶先看過的妞編輯今天想分享給大家幾個看前須知,你一定會想要知道:

Source:福斯


 

麥特戴蒙生平中最孤單的演出

Source:福斯

「不是我要吹牛,但我真的是這個星球上最優秀的植物學家。」

就像在《星際效應》中一樣,麥特戴蒙的角色受困火星後度過了數百個孤單的日子,而現實生活中的麥特戴蒙在抵達拍攝現場時,大部分的演員也都已經完成了拍攝,讓他長達五個星期都得自己穿著厚重的太空衣演獨角戲,但神奇的是他的演出卻能成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火星的畫面甚至反而是整部電影最不容易讓人分心的故事線,因為麥特所飾演的馬克瓦特尼實在太幽默啦!全片一直看著他一個人在火星上玩科學、講笑話自己嗨,一點都不無聊。




天文物理的描述不用太認真

Source:福斯

雖然《絕地救援》的原著《火星任務》被視為是非常貼近實際太空旅行的精彩之作,就連NASA都豎起大拇指給予肯定,但電影中大量出現的天文物理、科學描述就算聽不懂也真的沒關係(威),因為這些內容不會影響觀影流暢度,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地方搞不懂就分神了,這部片可是沒有時間可以讓你發呆的啊!




你會突然很想吃馬鈴薯

Source:福斯

太空人馬克為了在火星上撐過救援到達前的那四年,自己想辦法在火星上種出馬鈴薯,甚至利用科學原理製造水來灌溉作物,看電影前你如果沒先吃飽的話你很容易太入戲,和馬克一起覺得螢幕中的馬鈴薯就是全星球最好吃的食物。(而且看完電影真的會很想試試看用馬鈴薯沾止痛藥是甚麼味道)




看完電影會非常想看看原著小說

Source:The Martian-inspiringeducators

原著《火星任務》原來是作家安迪威爾2011年自費出版的電子書,上架後反應驚為天人,才變成實體書上市,威爾曾表示這本小說原來是寫給一些像他一樣宅的「科學人」看的,他完全沒有想到小說可以這麼成功。而為了讓故事內容盡量符合天文科學根據,他做了很多作業,最後寫出來的故事連NASA都狂讚。看過電影跟妞編輯一樣覺得好看的人,一定也會很想看看原著到底有多威啊!但其實電影中還是有少數不符合科學理論的劇情,像是火星上的大風暴。因為火星的氣壓極低,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因此像小說中寫到的大風暴不太可能發生。




看前不要喝水啊!

Source:福斯

如先前所說《絕地救援》中含有麥特戴蒙的大量獨角戲,整部電影是以大量的口白、天文論述、救援任務對話架構而成,一旦分心你很有可能就會跟不上角色的對話,更別說是離席去上廁所了。建議大家看電影前也把自己當成救援團隊的一份子,會更容易進入狀況喔。





《絕地救援》目前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高達92%,就連以嚴格出名的Metacritic都給予75分的評價,有人認為這不是雷利史考特的顛峰之作,但確實是他近年來最優秀的電影。看完今天看前須知,希望大家能夠更享受這部電影囉!









【延伸閱讀】

低成本、高還原!麥特戴蒙8分鐘演完所有代表作

連NASA都讚不絕口!《絕地救援》挑戰外太空生存極限




註:本文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share

2024台中「殭」殭屍展超嚇人5大亮點!擬真殭屍、百年法器、道派聖物全現身

2024台中「殭」殭屍展超嚇人5大亮點!擬真殭屍、百年法器、道派聖物全現身 展覽、殭、台中文化資產園區、2024展覽、士林科教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科工館、東方殭屍、殭屍歷史、百年法器、寒假、殭屍展
share
心動瞬間_

殭屍準備跳進高雄啦!

她的眼光她的眼光~好似好似星星發光~去年在台北士林科教館獲得熱議的僵屍展2024將登陸台中啦!6月29日至9月1日這10幾隻擬真殭屍一一跳進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台中的妞妞也能感受一下殭屍展的陰森氣氛,展覽更請到「中華堪輿道派」掌門宗師指導,號稱暑假最嚇人展覽,就等妞妞們來到現場一起探究東方殭屍歷史啦!

 

 

 

 

2024台中「殭」展覽亮點1.擬真殭屍現身

各位喜歡驚悚詭譎氣氛的妞妞們準備好了沒!展覽「殭」於6月29日至9月1日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驚悚開展,除了根據袁枚筆下的「殭屍八品」所量身打造的多具仿真殭屍,展覽更有幸請到「中華堪輿道派」掌門宗師「謝沅瑾」老師擔任指導,集結全台各地的七大門派,一一呈現八品殭屍的差異性、對付殭屍的秘笈攻略與近百件的「制殭」真傳法器!

 

 

 

2024台中「殭」展覽亮點2.八品殭屍歷史

妞妞們有看過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嗎?古人說:「官有九品,殭有八品」,明清小說盛行造就了獨特的志怪文化,展方更將袁枚《子不語》中分類的八種殭屍變體,由歷史文字轉化為逼真實體,揭露殭屍除了毛髮、指甲與牙齒會在死後持續生長外,身體狀態及行為能力也會出現顯著的差異性,想要好好研究殭屍的分類就絕對要好好逛這一區!

 

 

 

詭譎的氛圍伴隨夜幕降臨,讓我們穿梭陰陽兩界,見證殭屍隨著時代更迭而踏上的演化歷程!首先是「紫殭」,剛死後不久、血色未退,無法自由行動且尚未擁有能力,等變成「白殭」後將會開始行動遲緩,這時還很好對付,祂們怕光、怕火、也怕水,甚至怕人。

 

 

 

第三步毛髮開始生成、跳躍極快的則是「綠殭」,不怕人與家畜,只怕陽光,身成毛髮後就會變成「毛殭」這時候已經銅皮鐵骨、行動敏捷,隨著修行愈高,身體愈顯結實,差不多就是《殭屍先生》中,林正英對付的那幾種,而最後修煉千年、習得法術就會成為「飛殭」,可飛行空中,道士難以降服。

 

 

 

最可怕的就是後面這三種!「伏殭」受經年累月的風化,千年不朽,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再往下演變,身體骨骼因精神灌注而屍骨不化,此殭屍性格異常凶悍,名為「不化骨」;最後是殭屍的最高型態「遊殭」隨時節移動而居無定所,為禍人間

 

 

 

2024台中「殭」展覽亮點3.七大派別文物

展覽透過「謝沅瑾」老師的支持,除邀請到中華堪輿道派、中華勘星道派、中華周易文化道派、中華清虛道派、正一道派顯妙堂以及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共6大派別外,更一口氣展出近百件各路法師收藏多年的珍奇藝品與百年古物,而其中更有多件展品具有百年歷史,堪稱流傳多年的道派聖物。

 

 

 

值得一提的為展示品中的「法師入門、進階之陞職證照」,又名上奏天庭的「奏職疏文」!因道教一切的典章制度均沿襲上古封禪郊祀定制,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直接使用法器處理「殭屍」,須經過上報天庭並獲得同意後,方可使用辰州符、法劍、引魂鑼、攝魂鈴等,以進行作法、招魂、祈福儀式或處理各式狀況。

 

 

 

此區所展出的各派法器在傳統道神信仰中,扮演了神靈「雙向」溝通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媒介,讓信仰的力量變得更為堅定,也引領妞妞們進一步瞭解台灣鬼怪文化的發展脈絡與獨有魅力(看完展覽真的會有走進電影中的感動)

 

 

 

2024台中「殭」展覽亮點4.自製殭屍符令

看完那麼多殭屍跟法器,想自己下來體驗也沒問題!展區內也設置多項互動體驗,拉近觀眾與殭屍間的距離,親身體會面對殭屍時的恐懼與壓迫氛圍(快憋氣~)現場也將提供墨筆、硯台,讓妞妞們可以繪製特色符令留作紀念,更融合西方世界對此傳說生物所衍伸出的「喪屍」風潮、科普研究與生存法則,考驗大家對於殭屍的瞭解, 克服心中對此傳說生物的駭人想像與不安。

 

 

 

2024台中「殭」展覽亮點5.早鳥優惠門票

不論是想一窺究竟、與殭屍們近距離互動,或是愛好鬼怪傳說的朋友,就請跟隨領路鈴聲緩緩前行,踏入博物館內的神祕八卦陣, 一起揭開殭屍傳說的神秘面紗,早鳥優惠票$320元已經開賣啦!妞妞們快把握機會訂票吧。

 

 

 

展覽資訊>>

殭 台中站

日期:2024年6月29日(六) 至 2024年9月1日(日)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國際展演館(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時間:每日 10:00~17:00(閉展前30分鐘停止售票及入場)

購票請點這裡

 

 

Source:寬宏藝術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妞編輯Arena攝

 

 

愛玩妞,妳的最佳旅伴。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