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家等從事創作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靈感」。靈感怎麼來呢?電影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管道!Giloo紀實影音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合作,推出「藝術能做的是」線上影展,帶大家從各種知識獲得靈感,帶給你滿滿的啟發與創意。

【關於Giloo紀實影音】

Giloo的命名,來自於閩南語「紀錄」的發音 Giloo相信紀實影像與說故事的力量,如何從生產、觀看、流通與傳播等各個面向加大力道,Giloo所有企劃與產品的核心提問。世界各地的導演們與製作團隊前進到遙遠的地方,挖掘了深刻的心靈,這些片子是他們努力的結果。Giloo相信紀實影像會影響各位,而正因為這些故事來自於世界,有了各位的觀看,世界也必將因此改變。


《搖搖晃晃的人間》:

2015年初,〈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詩透過網路瘋傳,作者余秀華一夕爆紅。默默無聞、患有腦性麻痺的湖北農村婦人,突然被譽為「中國的艾蜜莉‧狄金生」,而這也是她衝撞殘疾與保守價值枷鎖的開始。長年在外打工的丈夫揚言拿錢才肯離婚,當年決定婚事的母親罹患重病。透過導演耐心描繪,余秀華的面貌逐漸立體。她的故事同時反射出當代中國社會的父權壓迫現實,與光怪陸離的社群和媒體景觀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 

露天廣場搭起臨時帳篷,觀眾進場傾聽社會間隙的微弱聲音;帳篷劇成員集體建構的獨特美學與能量,沸騰了台上台下意念的交匯。藝術是感動,更是一場永無休止對於異化的戰鬥。導演以觀察者與參與者的雙重身份,記錄2004-2016「台灣海筆子」帳篷行動在台發展,既對內、也對外叩問,資本社會中的我們還有何種抵抗的策略。


《瘋狂建築:庫哈斯》:

曾於2000年榮獲「普立茲克」獎的庫哈斯,是知名建築師及理論家。他從社會學角度反思建築,對當代的城市、人類活動及社會型態提出嶄新觀察,並不斷用天馬行空的想像打破陳規,創造驚奇炫目、兼具解構主義跟通俗文化色彩的作品。導演身為庫哈斯之子,以亦步亦趨的親近位置,貼身記錄了他的生活、工作方法、哲學與內在風景。


《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

詩人與藝術家任航,以生動感性地描繪朋友身體的攝影出名。儘管自認不過是「想幹嘛幹嘛」,但在中國,如此追求自由與創作便是四處碰壁,與體制碰撞成了常態。這部片記錄許多任航工作、生活與抑鬱的時刻,而面對世界的牢籠,他的最後反抗是從大樓的28層縱身一躍……導演張溪溟利用戲劇化的剪接,及影像比例、顏色、多畫面並置等精巧設計,描述一個知名憂鬱症患者的狀態,挑戰紀錄片的真實感與敘事的可能。


《生存之道》:

痛苦在生存中的意義是什麼?本片尋訪那些飽受心靈苦難折磨的人們,並讓法國龔固爾文學獎得主米歇爾‧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跟龐克教父伊吉‧帕普(Iggy Pop)破天荒同台演出。由伊吉‧帕普擔任敘事者,走進韋勒貝克的作品《活著》,訴說關於癲狂、藝術、和奮力一搏的意義,既是誠實的自我剖析,也是帶領那些同樣處境的人們繼續前進。

Giloo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未來近了!藝術能做的是?

主題活動,帶領各位進入科學與藝術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