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土鳳梨為黃金?一株茶樹種回一個山頭?用啤酒解鎖傳說中的麥田圈??
  你沒看錯!「農產加工教戰守則」攏底加!
  看自造者+地方農會+區域加工中心
  如何為我們留住土地~~封存台灣味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與農產加工品不期而遇。
  從抹土司的果醬、搭配滷肉飯的黃蘿蔔,
  或是晚餐吃牛肉麵時的一匙酸菜,都是經過細心冶煉之後的農產滋味。
留住土地記憶的酸甘甜—蜜旺果舖

為了尋找記憶中的愛文滋味,賴永坤上圖書館研讀資料,跑遍各地農改場與大學,參加各類的果乾研習課程。起初,賴永坤抓不到果乾製作的訣竅,烘烤出來的果乾非但色澤暗沉,吃起來乾巴巴的,消費者根本不會買單,只能全數忍痛丟棄。第二年,產銷班員禁不住虧損壓力,一個個選擇退出。
賴永坤心裡不斷思考著:「如何在避免化學添加劑的前提下保持色香味?」、「如何解決果乾褐變的問題?」否則稍有差池,整爐上百、上千斤的芒果都會全部報廢!
解鎖麥田圈的煉金術士——禾餘麥酒

「德國人已經把啤酒玩得那麼清楚了。」陳相全思考:「德國在酵素學、熱力學等啤酒所涉獵的科學已經有很精準的研究,那臺灣做啤酒的優勢在哪裡?為什麼要跟著人家早走過的腳步,進口既有的原料,做人家已經做了四百年的事情?我覺得那樣顯得缺乏自信,也沒有原創性。」
於是,臺灣古老品種:臺南白玉米、硬粒紅色春小麥、刺蔥等在地作物,都被禾餘釀成啤酒。
不再只是想像中的大自然—— Me 棗居自然農園

從小到大,如果父母沒有鼓勵孩子進廚房,長大之後,我們很容易失去人類的手作本領,也拉遠了與大自然交心的距離。喜愛自然生態的陳淑慧,赴美求學時,特別喜愛去鄰近農場採買新鮮食材,並在餐桌上與同學們分享美味料理,那是一種將田園美景融入味蕾的享受,當時陳淑慧心想,「有一天,我一定要有個這樣的田園廚房。」
無思的手釀者與無為的生態村 —— 無思農莊釀造直販所

不同於多數職人總是追求單一極致的風味,無為曾經務農,深深體會耕作的辛苦,抱持著以產品突顯小農作物風貌的共好心念,讓他開展出多種配方。當初在石門種出地瓜時,他便思考,味噌的成分為米、黃豆、味噌麴和海鹽,那麼是否可以用米和黃豆以外的作物作為澱粉和蛋白質的來源?
因而陸續實驗出地瓜味噌、芋頭味噌、紫米紅豆等口味的風味味噌,也在鹽麴裡加入蒜頭和馬告,做出風味上的不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