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失去雙胞胎姊妹、父親及家園後,
決定和其他「悲觀主義者」共組「存在危機讀書會」
從莎士比亞談到托爾斯泰,從但丁到西蒙波娃,從存在主義倒鬥陣俱樂部
他們在淚水中看到希望,在翻頁間讀懂人生……

「這本書會讓你感動流淚、開懷大笑與滿心歡喜──也會讓你再度充滿敬畏。
敬畏生命給你的每一個意外禮物,就像這本好書一樣。」
這一年有哀悼、有歡笑、有閱讀、有回憶、有環繞的愛,
我們在失去後放下,然後,從悲傷中找回丟失的自己



「Gisleson的回憶錄是一場透過個人悲傷,以文學摘要寫成的旅程。人的痛苦與喜悅是恆動的,最令人動容的是她看待胞妹死亡的態度。她以美好的角度檢視友誼及悲痛,同時走過一場個人啟發之旅。」

安妮在兩年內接連失去了一對雙胞胎妹妹,被颶風一夜間奪去了棲身之所,接著如靠山般的父親被癌症侵蝕了健康,而後離世。
試圖重拾生活同時,身邊親友也遭受各種痛苦,感情破裂、婚姻觸礁、棘手的育兒問題、失業、財務危機以及意料之外的威脅……
他們努力假裝快樂,其實都在面對各自的傷痛。
她問自己:「遭遇人生的意外,該怎麼走出陰霾?」

「存在危機讀書會」就此誕生。

會員必須有些共同的特質:具有內省傾向、善良、有幽默感。有些人習於流連邊緣,有幾位則酷愛吸引注意。大家似乎都在尋找什麼,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而且很多人彼此不認識。
他們每個月找一天相聚,在美酒、書、電影、音樂,與每個與會者的人生故事裡,透過詼諧的對話,探索生活與生存的意義、愛與恨,以及如何把自己過好。
從托爾斯泰到莎士比亞,從但丁到西蒙波娃,在一場場的聚會上,在肋眼屋餐廳的五號桌、66號公路、監獄會面室甚至加護病房裡,他們逐漸領會各自面對人生的方式。

傷痛可能會過去,但療傷會持續

人生像一場漫長的旅程,而「我們將繼續往下走,避開白鷺教堂下被鳥糞掩蓋的小路,這並不難,因為可以走的路,還有很多條。」

作者簡介┃
安妮.吉斯雷森Anne Gisleson
作品曾刊在《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牛津美國人》(The Oxford American)、《信徒》(The Believer)、《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等出版品上,也收錄在幾本文選中,例如《最佳美國人非必要讀物》(The Best American Nonrequired Reading)。她在紐奧良創意藝術中心教授創意寫作課程,與丈夫和兩個兒子住在紐奧良。

譯者簡介┃
嚴麗娟
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語言學碩士,翻譯本書期間深深感受到面對悲傷的力量,期許生活中的各種變化都是人生的長進。譯作包括《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達文西傳》、《你從哪裡來?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如果猴子拿到打字機》等五十餘種。


城邦讀書花園|http://reurl.cc/4RWMyK
博客來|http://reurl.cc/Aq0lgY
金石堂|http://reurl.cc/kdaWZr
誠 品|http://reurl.cc/oL53gM

創意市集
/Cité Publishing Ltd.|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