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因失誤而自責,或不自覺在討好他人?

你是否曾因感情受創,就自認卑微且不值得被愛?

你是否常藉否認和轉移注意力,在逃避人生的痛苦和空虛?

 

我們都期望身旁會有那麼一個人,能隨時無條件地給予你我支持、關愛和鼓勵。

其實,「這個人」一直都在――因為,那就是我們「自己」。

正念,突破的關鍵

面對那些苦痛和傷痕,其實我們都有鼓勵與修復自己的能力,前提是要學會如何「以正念疼惜自己」。但什麼是正念?覺察自己每個當下的感受、想法和體驗,分辨心裡的聲音從何而來,這就是「正念」。如此小小的思想改變,正是解開人生許多渾沌和苦痛的大大關鍵。

 

在《請用正念疼惜自己》中,波諦帕卡撒以自身遭遇結合三十年的冥想教學經驗,闡述如何透過正念的思考練習,以及自我關懷――繼而直視苦痛,辨別實相,原諒自己,放下那些「本來可以…… 」的無謂自責,專注於當下,最終跳脫那些痛苦和傷痕的糾纏。

情況一:你跟朋友相處,但他說的話傷害了你的感受。

當朋友的話傷害了你的感受時,

你平常可能會生他們的氣,或是自怨自憐。

但你也可以發覺自己正感到痛苦,

於是你放下會讓情況惡化的憤怒,觀察自己受的傷。

那感覺也許就像心臟周圍有一道瘀傷,幾乎就像是身體受到攻擊。

你好奇地面對痛苦的感覺,竭盡所能地接受它。

你知道這個痛苦感既不是過錯,也不是軟弱的象徵,

它只是腦內某個古老部位發出的訊號,警告你它認為那是個威脅。

你用慈悲的眼光看待這種感受,對它說些安慰的話語。

現在,你覺得獲得支持與理解,也擁有力量。

情況二:你被各種要求壓得喘不過氣。

漫長的一天過後,你已經累了,卻又正忙著幫孩子做飯。

你在備料之際還得盯著嘶嘶作響冒著泡的鍋子,

雪上加霜的是,孩子還吵個不停。

通常你會勃然大怒,對著孩子吼叫,

你這時也感受到那股脾氣就要上來,

但你發現逐漸加劇的挫折感是身體痛苦、緊繃的一種形式,或許就像壓力感。

你以關愛的眼神看待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你深呼吸,微笑。

仁慈、慈悲與耐心現在已進入了你的經驗,你也能給予你的孩子。

所以你以說話取代吼叫,語氣親切而非暴躁。

也許你知道自己一直都預設孩子在你壓力大時應該合作才對,

還有,吼叫是讓他們乖乖聽話的好辦法。

然而,你現在的自發反應,

是認知到孩子自有其人生,無法期待他們總能迎合你的期望,

而且仁慈及有趣等特質才是有效的溝通辦法,更能激發孩子的表現如你所願。

情況三:你因為犯了人盡皆知的錯誤而羞愧不已。

也許你把一封內容有錯的電子郵件寄給了一大群人,

或是即將上台簡報,投影片卻出了錯。

你不停想像眾人都認為你是白癡,最好地上有個洞讓你鑽進去算了。

接著,你發現你的想法才是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

於是你踏出步伐,遠離你痛苦和引發羞愧的想法,面對自己的不安:

臉上、胸口和肚子出現灼熱感,尷尬得巴不得自己縮小、消失。

你以仁慈和安慰的語氣對自己的痛苦說:

「沒關係。我們都會犯錯。」

如果是別人犯下同樣的錯誤,你會告訴他們別擔心。

所以我現在也要對你說同樣的話:「沒關係。別擔心。」

當你這樣給予自己慈悲,你發現呼吸更加深沉,身體也開始放鬆。

焦慮這時也許還在,但已沒那麼強烈了。

你不由自主地明白了,讓羞愧感受存在也沒關係。

你知道那感覺終會隨著時間漸漸消失,在這之前你都可以支持自己。

這個痛苦你會感受一陣子,卻也知道你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