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越補奶越少!關於親餵媽咪「奶量不夠」的3個迷思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越補奶越少!關於親餵媽咪「奶量不夠」的3個迷思

「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越補奶越少!關於親餵媽咪「奶量不夠」的3個迷思 親子妞、母奶、親餵、母乳、壓力
share
心動瞬間_

很多媽媽哺乳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乳房一直都軟軟的都沒有脹奶,寶寶每次也都吃很快,5分鐘、10分鐘就撇過頭不願再吸,你不禁開始懷疑:「我到底還有沒有奶?」

生完小孩後就有鋪天蓋地的問題向我們席捲而來!剛開始最擔心的就是寶寶「吃」的問題,尤其是親餵媽媽,在初期每次擠奶都只有5c.c10 c.c,過了一個禮拜也只有60c.c,對大人而言根本一口不到,「擔心自己沒奶」永遠是煩惱榜單上的第一名。

 

但事實上,每個媽媽都是有奶的喔!就算是非洲饑荒的難民媽媽,也會有足夠的母乳哺餵自己的小孩,內含的營養成分也不亞於已發展國家的媽媽。所以妞編輯要先安慰親餵媽咪們:「不要擔心,你一定是有奶的!」但為什麼媽咪們總是以為自己沒奶呢?

 

奶量不夠的迷思1寶寶沒吃不飽,那就補配方奶

首先,媽咪們要有個觀念:「多親餵,奶量才會上來。」在初期,很多媽咪都以為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但越補奶量會越少,因為媽咪的大腦會認為:「恩!寶寶吃這樣就夠了,那我產這樣的母奶也就足夠。」多多親餵你的生理機制才會通知大腦要多分泌乳汁。但親餵之餘也要確保寶貝有喝到奶水,而不是把奶頭塞進寶寶嘴裡就好了,正確的含乳姿勢、寶寶有確實吸吮乳汁,剛生產完的媽咪應該23天就能產出小孩需要的量。

 

正確的含乳姿勢要點:

1.寶寶的身體貼近媽媽

2. 用乳頭刺激寶寶的上嘴唇,讓寶寶出現尋乳反應

3.等寶寶嘴巴張到最大的時候把乳頭及乳暈放進寶寶嘴裡,舌頭上方

4.寶貝此時含進嘴裡的應該包含了媽咪的整個乳暈

5.檢查寶寶的嘴唇是否有外翻,包著整個乳暈

如果有正確的含乳,正常來說是不會造成媽咪奶頭疼痛或破皮的喔!大家在醫院的時候可以多向護理師諮詢正確的含乳。

 

 

奶量不夠迷思2為什麼擠出來的奶水那麼少?

寶寶吸吮的量>用手擠的量>擠奶器擠的量

 

 

寶寶剛出生的頭一個禮拜,寶寶的胃容量其實很小,只有彈珠大小,只吸個5c.c10 c.c就已足夠,媽咪們這時候若用手擠,擠不出奶水是正常的,護理師這時候也通常都只會拿針管給媽媽,叫媽媽收集起來(第一次看到真的好傷心.....,但寶寶吸吮力很強,一定能吸到足以吃飽的量。日子慢慢久了,媽咪們會發現用手擠的量好像越來越多,可以30c.c60c.c,雖然好像還沒有很多,但要記得我們的寶寶胃容量還很小,大腦也只會被通知:「分泌這樣的奶量便已足夠。」隨著寶寶年紀越來越大,吸吮的量越來越多,我們能分泌的乳汁也會增加的,甚至會有我們期待已久的「乳陣」,一定能讓寶貝吃飽飽的啦~

 

至於婆婆媽媽每次拿出來比較、每次一擠都好幾百c.c的那種大乳量媽咪,他們的小孩通常都已經很大了,我們這些新手媽媽當然沒辦法和那些哺乳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媽媽比啦!所以媽咪們別心急,母乳不是一開始就能產那麼多的!

 

 

奶量不夠迷思3不再脹奶,日常性軟奶

很多媽媽哺乳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乳房一直都軟軟的,也沒有脹奶、漏奶的情況,寶寶每次也都吃很快,5分鐘、10分鐘就撇過頭不願再吸,你不禁開始懷疑:「我到底還有沒有奶?」這時候,媽咪應該要高興,因為「你已經達到供需平衡啦!」分泌的乳汁剛好足夠寶寶吃飽,也不會多到讓你的乳房脹痛不舒服,一不小心就乳腺堵塞、乳腺炎。你的身體已經適應寶寶的成長囉~

 

親餵媽咪們可以透過幾個情況觀察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

1.體重有沒有正向成長

2.觀察尿布,一天若有6片沉沉的濕尿布,就代表攝入的奶水量已足夠

3.吃飽的寶寶會把頭轉開,對乳房沒興趣,新生兒此時甚至會滿足的睡著

若沒吃飽的話,寶寶會顯得煩躁甚至哭泣,體重也不會逐月增加。

 

 

雖然大部分的媽媽在經過一番努力後,都有能力分泌足夠的奶量,但有些媽媽真的因為體質關係(乳腺粗細、乳腺的出口數量)、產後出血量過多、甲狀腺水平過高或過低等等因素導致乳汁分泌偏少,這時候的媽媽就盡力而為即可,有多少給多少,甚至先調養好身體,日後再多喝些湯湯水水努力追奶也不遲。

 

 

 

 

 

 

媽媽苦但媽媽說不出?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
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讓媽媽們盡情問問題、找答案、分享喜怒哀樂吧~

 

 

 

 

 

圖片來源:wunderstock

share

零技巧打造神顏級母胎膚況!美妝編輯只推 #媚點美肌粧前乳,一抹展現自然好氣色!

零技巧打造神顏級母胎膚況!美妝編輯只推 #媚點美肌粧前乳,一抹展現自然好氣色! 媚點、media、妝前乳、防曬、潤色、開架彩妝、早八妝、遮瑕
share
心動瞬間_

妞編一生推!媚點美肌粧前乳
(獻出心臟ㄉ愛用♡♡

身為美妝編輯,跟姐妹的聊天話題不外乎會被問到:「有推薦的彩妝品牌或是最近有用到什麼讚讚的彩妝嗎?」妞編為了造福各位愛漂亮的妞妞們,要來分享自己從大學用到社畜的「高cp、欠買愛用底妝」名單(獻出心臟的真心愛用!!),不只價格甜甜、還一直深受美妝版網友的口碑好評!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神級底妝,就趕緊收藏看下去~♡

 

 

 

#心機妝容必備!

不要再說妝前乳很雞肋

每天早上起床,能多賴床一兩分鐘也會是小確幸( ̄∇ ̄)所以能越快速打理好妝容出門上班,就是女生們平日上班最大的宗旨啊(笑)妞編推薦大家可以使用具潤色效果的妝前乳來作為日常打底妝容~(好氣色同時還可防曬!懶人妞編的最愛ㄚ)雖說有些人認為妝前乳非常的雞肋,但其實有沒有用真的差很多哦~
一款優秀的妝前乳就是要能在快速上妝出門時使用!單擦就能讓肌膚水潤、健康有氣色,若平日不想疊疊層層,追求淡顏系偽素顏時也非常適合~最重要的是後續搭配粉底也不會讓妝容顯得太厚重><”” 就算睡過頭也能輕易打造清透的自然妝容♡

 

 

#不只妞編一生推!

美妝版網友也一致好評讚爆!

究竟是什麼樣的神物能夠讓妞編從大學愛用到出社會,以及被各大美妝版網友好評討論到爆的妝前乳呢~當然就是媚點美肌粧前乳啦!這款神級妝前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如果此生只能挑一款妝前乳,媚點絕對是妞編的No.1!

 

妞編平常不想讓妝感太厚重,或是偶爾想讓肌膚休息的時候,都會使用媚點美肌粧前乳來完成妝容!快速上妝就可以擁有好氣色,持妝的效果也不錯,不會一過中午就讓肌膚暗沉氧化,另外媚點粧前乳有三種類型可以讓大家依照不同膚況選擇自己需要的~

 

  • 【媚點 美肌修色粧前乳(橘)】
    修飾暗沉&提亮膚色,展示健康明亮妝感

媚點 美肌修色粧前乳(橘),顏色是貼近膚色的紅潤自然橘色調,可以很好地修飾偏黃調膚色,瞬間提亮又不會過度泛白有面具感,比一般主打白皙提亮的紫色及粉色妝前乳更自然(前一晚熬夜追劇的熊貓眼也能輕易蓋住XD)呈現健康明亮的妝感,好氣色有如母胎美膚!

  • 【媚點 防曬無瑕粧前乳】
    修飾肌膚斑點&瑕疵,追求自然光澤妝感

媚點 防曬無瑕粧前乳,擁有SPF32/PA++防曬係數,可以當日常防曬隔離霜使用,潤色效果也是一級棒!水潤好推塗質地不僅輕鬆預防黑斑、雀斑,同時還能讓肌膚明亮度更上一層!自然到妝容零粉感~宛如自帶美肌濾鏡(笑)

  • 【媚點 美肌修色粧前乳(綠)】
    修飾毛孔粗大&泛紅,追求透亮美肌妝感

在意鼻翼、膚色泛紅不均,以及毛孔明顯的妞妞們推薦可使用媚點 美肌修色粧前乳(綠)獨特的綠色調,一抹就能修飾肌膚泛紅,使膚色均勻白皙、不光遮住了粗大毛孔外,肌膚也隱隱透出光澤感,明亮度瞬間提升,不費力就能輕鬆打造明亮光彩的透明美肌妝感~

 

 

  • 【媚點 輕透柔光蜜粉】
    修飾毛孔粗大&暗沉,追求澄透無瑕妝感

妞編顏值在線的最後秘密武器!在意夏天用粉餅定妝導致妝容變厚、粉感變重的妞妞們~推薦在上完妝前乳後可輕拍上媚點 輕透柔光蜜粉定妝~輕盈澄透的粉體一拍上臉毛孔凹凸瞬間隱形,精緻的微霧柔光焦感也像是替肌膚上了一層薄紗,不厚重也能輕易遮飾毛孔,維持妝容清爽不脫妝!

 

 

 

媚點的粧前乳+蜜粉真的是妞編早上快速完妝的神隊友(。ì _ í。)除了能夠依據自己的膚況去做挑選外,這款妝前乳還拯救了妞編無數個睡過頭的上班日化妝XD 小小一條出門直接抓到包裡在通勤路上也能輕鬆完妝(這麼方便你說妞編能不推嗎~!)不只大學早八必備,社畜早九也必備RRRRR

 

 


妞編一生推~!媚點美肌粧前乳https://niusne.ws/pg8bj

 

 

 

 

 

 

攝影:彭琪芳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