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太大,4大疾病跟著來!補B群、多喝水釋放壓力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壓力太大,4大疾病跟著來!補B群、多喝水釋放壓力

壓力太大,4大疾病跟著來!補B群、多喝水釋放壓力 健康、壓力、心理、疾病、維生素
share
心動瞬間_

壓力過大疾病都會跟著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舒壓方式呀!

壓力大會傷害健康,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壓力太小竟然對健康也有害,這就有點費解了;其實,壓力太少或太大,都容易罹病!長期高壓,會間接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等疾病,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如何讓壓力停留在一個適度、剛剛好的程度,才是維持健康的最理想狀態。

 

 

 

面對壓力,應該去控管它,而非消滅它

source:unsplash

壓力與疾病的關係呈現 U 型曲線,也就是說,少量的壓力或是太大的壓力,疾病發生的機率都很高,處於中間壓力時,疾病發生率最低。鑽研藏醫、中醫、預防醫學的洛桑加參醫師表示,面對壓力,應該去控管它,而非消滅它,使壓力停留在一個適度、剛剛好的程度最理想。想想龍蝦,要是完全沒有壓力,也長不成龍蝦了;但要是壓力太大,龍蝦不敢冒換殼的風險,那也還是長不成大龍蝦。過與不及都不好,面對壓力宜採中庸之道。

 

壓力大會傷害健康,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壓力太小對健康也有害,為什麼?人在完全沒有壓力的時候,往往會失去生存的動力,變得空虛、缺乏自信,抗壓性因平常沒訓練而越來越差,一旦出現緊急狀況時,即便是很容易解決的事情,也會變得難以應付,心理難以承受,進而反應在身體上,可能是血壓一下子升高,或消化功能紊亂。

 

 

 

壓力爆表 心臟病發病機率提高

洛桑加參醫師在其新書《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中表示,預防醫學研究人員把「生活壓力」與吸菸、吃檳榔、酒精與藥物濫用、睡眠障礙等,並列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危險因子。當壓力爆表、理智斷線時,人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策。而長期處於高壓的工作責任下,需要處理的人際關係又很複雜時,若不懂適時放鬆,惡劣情緒持續累積,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病機率將大幅提高。

 

 

 

持續性壓力 影響腸胃系統運作

source:unsplash

研究人員發現,心血管疾病和敵意性格特別有關。敵意性格意指長期且持續對他人抱有負面態度或認知,並伴隨生氣的情緒狀態,這樣的性格會影響自律神經、血壓、血糖、血脂、免疫細胞的運作機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害怕、焦慮則特別容易影響腸胃系統運作。

 

 

 

壓力過大 還會引起糖尿病、增加罹癌風險

壓力過大有時還會引發各種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一旦壓力解除,大部分人血中的葡萄糖和酮都會恢復正常水準。飢餓、感染、感情創傷等壓力,會讓非糖尿病患者血中的葡萄糖大量上升。此外,人若長期暴露於壓力情境中,也會增加罹癌的風險。

 

許多實驗指出,過度承受壓力會使免疫細胞功能下降,造成破壞腫瘤能力降低的後果。人若已經承受了不堪負荷的壓力,在情感上又無法得到親友、社會的支持,等於雪上加霜,這樣的人不但罹癌機率很高,且一旦發病,病程進展也是很快的。

 

科學家監測人體賀爾蒙,發現人處於壓力之下,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 )都會開始分泌,接著身體會啟動成作戰狀態,血糖升高、心跳加速,氧氣與葡萄糖大量供給肌肉,腦部也會因皮質醇而變得警覺清明。在這個受壓的非常時刻,身體的整體免疫力也是很高的。短暫的壓力是助力,能幫我們挑戰人體效能的極限,讓人有肌力、有腦力面對各種難解的窘況。

 

適量的皮質醇能讓思慮清晰,但過多的皮質醇卻會加速老化的進程。短暫的壓力,偶爾來點腎上腺素,把葡萄糖送往肌肉,肌肉效能馬上提升,但長期不解除的壓力會「寵壞」身體,迫使身體不斷渴求過量的葡萄糖、一直想吃糖,否則就馬上累給你看,或是鬧情緒。長期高壓,就這樣間接地引發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壓力一來,順勢運用它,等狀況解除,也順勢放掉它

source:unsplash

如果人一直無法從壓力中放鬆,肌肉繃緊,生命能量的運送就會受到阻礙,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血管疾病,讓身體提早老化。西藏修行者鍛鍊心智,目標在於取得平衡,壓力一來,順勢運用它,等狀況解除,也順勢放掉它。

 

 

 

紓解壓力有秘訣 多補充維生素B群、葉酸、礦物質

紓解壓力有秘訣,在飲食上,首重均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壓力大者可以多補充維生素B群、葉酸、礦物質等,同時少吃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另外,壓力大者也常常會感覺口乾舌燥,這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所致,可以多喝水改善。適量的運動能達到壓力舒解,不妨進行動態有氧運動,例如以腿部運動為主的慢跑、快走、腳踏車、土風舞、高爾夫球、乒乓球等都是很好的運動。

 

 

 

【延伸閱讀】

壓力大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跟著來!中醫:都是肝氣鬱結作怪!必按穴位疏通肝經

壓力大腹瀉、便祕,腸躁症上身!營養師:低腹敏飲食,助緩解不適症狀

媽媽甩開壓力、疲累3點不漏!想養生先養腸,維持身心靈平衡紓壓更好眠

 

share

家有小孩爸媽必看「報稅節稅」懶人包!特別扣除額有哪些?年齡限制5歲以下?

家有小孩爸媽必看「報稅節稅」懶人包!特別扣除額有哪些?年齡限制5歲以下? 綜合所得稅、報稅、節稅、特別扣除額、生育費、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share
心動瞬間_

爸爸媽媽們報稅了嗎?

你報稅了嗎?又到了每年 5 月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特別提醒家有寶寶跟5歲以下幼兒要報稅的你,稅法有規定,可以扣除一些金額來減輕的負擔,記得善用這些特別扣除額省稅又利己!

 

 

 

如果是有收入的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要記得於每年 5 月申報綜合所得稅。特別提醒要報稅的你,稅法有規定,可以扣除一些金額來減輕的負擔,其可扣除的分為一般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

 

申報一般扣除額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僅可選擇其中一種方式辦理申報)一種是採用標準扣除額,就是不需要任何證明文件而照稅法規定的金額扣除,以 112 年度為例,可扣除金額,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合併申報者的是 24.8 萬元。

 

另外一種就是用列舉方式,如果於所得年度中有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置自用住宅貸款利息以及自住房屋的租金等項支出,且合計的總金額大於前面所說的標準扣除額時,就可以選用申報列舉扣除額,較為省稅。

 

而家有 5 歲以下孩子的媽媽們,特別扣除額節稅懶人包,讓你一次看懂!

 

 

 

醫藥及生育費支出,沒有金額上限

你本人、配偶和受扶養親屬年度中所發生的醫藥費或生育費都可以保留收據正本申報扣抵,只要是全民健保醫院的收據都合乎條件,包括掛號費和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都可以申報,而且有多少報多少,沒有金額限制,單是 1 張 100 元的掛號費收據,如果適用 30 %的稅率,就可以節省 30 元稅金,稅率越高節省的稅越多,所以不要小看 100 元的掛號費收據,積少成多,累積一年下來,節省的稅金也是很可觀的。

 

不過,美容手術這一類不屬於治療性質的花費是不能提出申報抵稅的。另外,醫藥及生育費受有保險給付部分也不能扣除。

 

*支付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的醫院者,應檢附填具抬頭之收據正本,或1.收據未具抬頭僅填病歷卡號碼者應檢附掛號證影本。2.收據正本遺失時,憑原單位開立之收據存根影本並註明「影本與原本無異」之字樣及負責人之蓋章證明。3.收據繳交服務機關申請補助者,應檢附經服務機關證明的該項收據影本。

 

*付給公立或與全民健保具有特約關係之護理之家及居家護理機構,可檢附其出具之收費收據及醫師診斷證明申報扣除。

 

*因身心障礙所裝配的助聽器、義肢、輪椅等支出,也可以憑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與統一發票或收據,列報扣除。

 

*因牙病必須做鑲牙、假牙或齒列矯正的醫療費,可以憑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及收據,列報扣除。

 

*付給公立或與全民健保特約之設置救護車機構,因救護車執行勤務依緊急醫療救護法收取之費用,可憑其出具之收款憑證申報扣除。

 

*因病情需要,急需使用醫療院所沒有之特種藥物,而自行購買使用者,可憑住院或就醫證明、主治醫師出具准予外購藥名、數量之證明及書有使用人為抬頭之統一發票或收據,申報扣除。

 

*因病赴國外就醫,只要能檢附國外公立醫院、財團法人組織的醫院、公私立大學附設醫院出具的證明,就可申報扣除。

 

*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因病在大陸地區就醫,所給付之大陸地區醫院醫藥費,也可申報扣除。申報時可憑大陸地區公立醫院、財團法人組織之醫院或公私立大學附設醫院出具之證明,並經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驗證後,自綜合所得總額中列舉扣除。

 

*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如屬因身心失能無力自理生活而須長期照護者,其付與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或其他合法醫院及診所的醫藥費,得依法扣除。

 

 

 

「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報稅 3 重點

1.治療性質醫療費用──

該筆費用是針對個人病痛接受治療而支付的治療性質醫療費用。

 

2.須為健保或財政部認定的合格單位──

必須為給付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醫院之醫療支出。

 

3.未獲理賠的醫藥費──

減除各險種之保險給付後,如有未獲理賠之醫藥費才可列報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5 歲以下每人每年扣除 12 萬,2025 年起調為 6 歲以下第一胎每年 15 萬元

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 5 歲以下〔民國 107 年(含該年)以後出生〕之子女,每人每年扣除 120,000 元。除了父母外,只要符合條件,可由祖父母或監護人列報該扣除額,意即隔代教養家庭也同樣能享節稅小確幸。

 

而去年(2023)12 月 19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 17 條修正草案,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刪除排富條款,適用年齡擴大至六歲以下,額度調高至第一胎每年 15 萬元、第二胎以上每年 22.5 萬元,新的扣除額修法將於 2024 年元旦生效,於 2025 年 5 月報稅時就能適用。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扣除:

(一)經減除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後,全年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在 20 %以上,或採本人或與配偶之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稅額適用稅率在 20 %以上。

(二)選擇股利及盈餘按 28 %單一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

(三)納稅義務人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計算之基本所得額超過同條例規定之扣除金額 670 萬元。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至少省 5 千!新竹縣 5/1 起補助輪狀病毒疫苗,此外這些縣市都有補助!

快檢查自己中幾項!常見十大職場高風險生育危害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