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活動:山崎豐子《少爺》讀者專屬抽獎活動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妞活動:山崎豐子《少爺》讀者專屬抽獎活動

妞活動:山崎豐子《少爺》讀者專屬抽獎活動 妞活動、贈書、山崎豐子、少爺
share

 他是女系家族裡唯一的男性繼承人, 

該自我放逐,還是發憤圖強?

這一次,他必須做出選擇……

 

他不是母親期望中誕生的孩子,

卻是地位尊貴的「少爺」。

活在女系家族陰影下的他,

又該如何抵抗將他捲入深淵的滾滾洪流?

 

熱鬧的大阪商店街上,有間名為「河內屋」的高級和服襪商家。百年來,它一直維持著特殊的女系家族傳統,直到第四代繼承人喜久治誕生,才打破了原本完全由女性支配的特殊家庭關係。

然而對喜久治來說,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只讓他感到迷惘和痛苦。面對霸道掌控整個家族的外婆、任性而揮霍的母親,以及入贅為婿、地位卑微的父親,他總以毫不在乎的冷漠偽裝自己。直到新婚妻子被迫與他離婚,他終於認清了,這個家裡不僅容不下任何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也容不下他這個「男人」……

 

大阪人稱有錢人家的子弟為「少公子」,但對於那些具有魄力、腳踏實地,即使放蕩不羈,即使花天酒地,仍然對人生負起應有責任的少公子,則是充滿敬愛地稱之為「少爺」。山崎豐子在本書中,即透過「少爺」喜久治這個角色,深刻描寫出一個男人在女尊男卑的封建傳統中的內心掙扎,更展現了山崎式「人和體制對抗」的一貫主題,是一部充滿了大阪風情的必讀經典之作!

 

【關於作者】

山崎豐子

當代日本文壇三大才女之首,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與大師松本清張、水上勉齊名。

本名杉本豐子,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三日生於大阪。自京都女專(現京都女子大學)國文科畢業後,任職於每日新聞社學藝部,在名作家井上靖的麾下擔任記者。工作之餘從事寫作,一九五七年以《暖簾》一書初試啼聲,隔年便以《花暖簾》榮獲第三十九屆直木賞,此後即辭去報社工作,專心寫作。

六○年代以後,她的創作風格逐漸轉向現實批判,一九六三年出版《女系家族》;同年《白色巨塔》開始在《Sunday每日》週刊連載,因探討醫病關係的尖銳內容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一九七三年出版的《華麗一族》,以日本金融改革為背景,赤裸裸地寫出銀行界人性慾望和金錢權力的糾結。其後她又以「戰爭三部曲」──《不毛地帶》、《兩個祖國》、《大地之子》再次震撼日本文壇,其中僅《不毛地帶》一書的銷量即超過六百五十萬冊!一九九九年她發表《不沉的太陽》,揭露航空業界的秘辛,再度創下將近六百五十萬冊的驚人銷售成績!

儘管年屆高齡,但她的批判之筆卻始終不輟,二○○九年再度推出暌違已久的最新小說《命運之人》,以沖繩歸還和日美密約為背景,展現新聞人對真相的追求與對社會正義的堅持,果然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不但已熱賣逼近二百萬冊,更連續高踞日本最權威的《達文西》雜誌與日販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並榮獲第六十三屆「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賞,而她也再次展現其過人的觀察力和「預知」能力,二○○九年底,當時相關的外務省官員在法庭作證,終於承認沖繩密約確實存在。

她的作品結構緊密,情節高潮迭起,在愛恨情仇之間糾葛不斷的複雜人性更是引人入勝,因而成為影視改編的最佳題材,其中《兩個祖國》曾被NHK改編拍成大河劇《山河燃燒》,由松本幸四郎主演。《華麗一族》則一出版便被改編拍成電視劇,一九七四年並由社會寫實派名導演山本薩夫拍成電影,二○○七年日本東京放送電視台更二度改編成電視劇,由偶像巨星木村拓哉領銜主演。《不沉的太陽》也於二○○九年被改編搬上大銀幕,斥資超過二十億日幣,由影帝渡邊謙擔綱演出,並勇奪「日本奧斯卡賞」、「報知映畫賞」的最佳影片與最佳男主角等大獎。而《不毛地帶》亦被改編拍成電視劇,作為日本富士電視台開台五十週年的紀念大戲,由唐澤壽明等多位實力派演員主演,蔚為話題。至於《花紋》曾於一九六七年由富士電視台改編拍成膾炙人口的同名電視劇,《少爺》則自一九六○年起,即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一九九一年,山崎豐子因對日本文學的卓越貢獻而獲頒「菊池寬賞」,可謂實至名歸。

二○一三年九月逝世,享年八十八歲。

 

【妞新聞延伸閱讀】

好書上架:謝謝妳山崎奶奶 日本小說家山崎豐子長篇小說回顧

 

Source: 山崎豐子「大阪物語」最高代表作 -皇冠文化

 

 


山崎豐子《少爺》x 妞新聞-讀者專屬抽獎活動

 

活動日期:2014年4月18日~2014年4月24日

參加辦法:

步驟一:2014年4月24日 晚上23:59前於下方文末推文留言處,表示真心、發揮創意,告訴妞新聞「我最喜歡山崎豐子的哪一部作品?」,即完成參加抽獎。

 

步驟二:2014年4月25日將陸續將發送得獎通知至得獎者註冊信箱並且公布於原文下方,請得獎者登入會員中心頁面,並於頁面上註明之指定時間前回覆獎品寄送資訊,逾時將取消得獎資格。

 

贈獎內容:《少爺》一本

贈獎名額:共5名

領獎方式:得獎者回覆寄送資訊後,將統一郵寄掛號寄出

活動詳細說明

 

想得到第一手活動資訊嗎?歡迎加入妞活動粉絲團

share

吃一顆粽子要跑多久?營養師分享超簡單6招「吃粽不長胖」方法,想加醬這樣做減少負擔

吃一顆粽子要跑多久?營養師分享超簡單6招「吃粽不長胖」方法,想加醬這樣做減少負擔 端午節、粽子、瘦身、營養師、Cofit
share
心動瞬間_

端午節沒吃粽子怎行?!

農曆五月五慶端午!又到了一年一度可以放假、耍廢在家大口嗑粽子的日子了,包上鹹蛋黃和三層肉的北部粽、撒上花生粉超可口的南部粽、有滿滿花生餡料的素粽...光想口水就要流下來!但,一顆粽子動輒就上百卡,以一顆760大卡的粽子來計算,得要騎自行車3小時才能消耗,又不想只能看不能吃掃興?這次特別邀請Cofit專業營養師張宜婷,分析不同粽子的熱量及消耗所需時間,並教妞妞們如何聰明吃粽不長胖的秘訣

 

 

 

端午節粽子熱量圖鑑

source:cofit.me@IG

每年到了端午節,台灣的傳統習俗就是要吃粽子!可別看小小一顆粽子,不管是鹹的、甜的,雖然配料和口感有不同差異,但一顆下肚熱量其實都超高,有時候貪嘴如果吃到兩顆以上,不僅容易脹氣、熱量更是直接破表。營養師特別分享了常見的粽子熱量,妞妞們在吃之前,至少要有個底,想想吃完這顆,得要跑步多久才能消耗完,像是北部粽一顆450大卡,得要跑步50分鐘,南部粽380大卡,要跑40分鐘,趕快把上圖存起來,警惕自己不能貪食吃過量!

 

 

 

source:cofit.me@IG

除了粽子本身就是熱量炸彈外,很多人還習慣要加調味醬!像是吃粽子一定要加辣椒醬、撒花生粉,吃鹼粽得要淋蜂蜜,雖然美味度升級,但熱量也同樣得往上飆,蜂蜜一湯匙約64大卡、醬油膏23大卡、果糖86大卡...鈉含量及糖量都得要特別留意。

 

 

 

source:妞新聞

雖然粽子熱量高,但逼自己都不吃也很痛苦,營養師張宜婷特別分享了6個吃粽子的技巧,讓妞妞們可以開心享用美味的粽子,又不用擔心會造成身體太多的負擔。

 

 

吃粽子不發胖方法1小比大好

想吃粽子沒問題,那就盡量挑小顆的來品嚐!減少澱粉量的攝取,一天最多吃一顆,如果當天有吃粽子,其他餐也要減少碳水攝取量。

 

 

 

吃粽子不發胖方法2沾比淋好

有些人吃東西就是喜歡搭配調味醬,特別是粽子,覺得這樣才對味!營養師建議,可以準備一個小碟子,精準的控制用量,用沾取的方式食用,也能比直接淋在粽子上吃,可以減少鈉和糖的攝取。

 

 

 

吃粽子不發胖方法3搭配菜比單吃好

粽子本身就是澱粉炸彈,主要以糯米製成,常見的配料像是花生、蛋黃、三層肉等,幾乎看不到菜的蹤影。建議在食用時,可以搭配菜和蛋白質一起吃,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有纖維含量,讓營養更均衡,也避免血糖波動。

 

 

 

吃粽子不發胖方法4吃比不吃好

很多人怕胖,想吃又不敢吃,營養師建議「吃比不吃好」!避免過度節食,帶來心裡的負擔,只要搭配技巧,就能盡情享用,減少罪惡感和負擔。

 

 

 

吃粽子不發胖方法5多喝水代謝好

粽子又加上醬,鈉、糖的含量很容易就超標了,建議可以多喝水促進身體代謝。不過,營養師也提醒,如果是腸胃比較弱的人,就要避免多飲水,才不會影響消化喔!

 

 

 

吃粽子不發胖方法6飯後散步比坐著好

吃完粽子先別急著躺在沙發上耍廢!起身散步15~30分鐘,可以控制血糖爬升的速度,幫助消化,因糯米不好消化,且容易震盪血糖。

 

 

 

 

source:Cofit提供

現任Cofit營養部副總監,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畢業,專長體重管理、體態雕塑、營養諮詢、健康管理、功能醫學、學童營養、團膳管理。想知道更多關於營養、瘦身的小知識,可以關注營養小桃氣-宜婷營養師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