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從小地方做起 日常就可應用的控制飲食小秘訣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減重從小地方做起 日常就可應用的控制飲食小秘訣

減重從小地方做起  日常就可應用的控制飲食小秘訣 保養、新知、天然、健康、飲食
share

很多人都說減肥很難,但其實減肥最難的地方不在於拼命運動或節食,而是要能將減肥這件事持之以恆!看看那些電視或雜誌上的女明星們,哪一個不是有自己一套維持體重的方法,畢竟好身材不會從天下掉下來啊!除了基本的運動及飲食控制外,從日常生活的小地方下手,就能幫你的減重之路走得更順暢喔!

 

source: www.rakuten.co.jp

將餐具換小一號

食慾常常是讓許多人減重計畫破功的一環,畢竟「吃」是人體本能,不論是不是在減肥的人,都需要吃東西,除了控制攝取的食物種類外,將你的餐具換小一號,將攝取量減少,讓大腦產生一種「吃完就飽」的感覺,能間接幫你達到控制食慾的效果!(但不要因為這樣就一碗接著一碗地吃或是將碗裝得又尖又滿喔!)

 

source: baby-toddler-club.coles.com.au

細嚼慢嚥

除了將餐具換小之外,在吃飯時也要記得細嚼慢嚥,因為開始進食的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訊息,如果吃飯吃得太快,就算已經吃了很多,大腦也還不會感「吃飽」,所以吃東西的時候,將注意力集中在嘴巴的咀嚼上,才讓大腦正確地接收到「吃飽」的訊息,不會產生飲食過量的情況。(而且細嚼慢嚥還能有效鍛煉咀嚼肌,達到瘦臉的作用呢!)

 

source: www.myrecipes.com

眼不見為淨

喜歡吃的零食放在眼前,應該很少有人能控制好自己的雙手不要去拿來吃吧!與其看著眼前的零食,在內心掙扎到底該不該吃,不如就把它們藏到你看不到或很難拿到的地方,讓你在每次嘴饞的時候就有一段思考的時間;或是採取更直接的做法,就是根本不要它們出現在你面前,連買都不要買回家!

 

source: www.healthylifestyleplus.com

紀錄飲食日記

要控制飲食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平常到底都吃了些什麼,所以從你決定減肥開始,就將每天的飲食紀錄下來,這個動作不僅能幫你有意識地了解自己到底吃進了哪些東西,更能主動地控制飲食,同時根據這份飲食日記,隨時調整自己的飲食內容,是減肥計畫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找個好朋友一起分享飲食日記,互相激勵檢討會更有效喔!)

 

source: nekkidtime.wordpress.com

常照鏡子

不要以為把自己藏在寬鬆的衣服後面就可以假裝自己沒有變胖,冬天或許可以這麼做,但到了春夏,衣服布料慢慢減少的時候,就是原形畢露的時候了!所以不論一年四季,每天花個三分鐘站在鏡子前看看自己的身體(裸體更好),養成隨時觀察自己體型的習慣,就能你對於減重更有決心!(在鏡子旁貼上減重目標的明人照片更能督促自己!)

 

減重之路或許有點漫長,但只要用對方法並持之以恆,一定會達到你想要的目標的!


share

超詳細「幼兒針眼照護」指南!症狀、好發原因、治療?與霰粒腫差在哪?

超詳細「幼兒針眼照護」指南!症狀、好發原因、治療?與霰粒腫差在哪? 針眼、針眼症狀、針眼怎麼辦、針眼治療、麥粒腫、眼睛、感染、發炎、皮脂腺、治療
share
心動瞬間_

 

小朋友長針眼真的好心疼⋯⋯

 

「針眼」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雖然過去老一輩的人常說,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才會長針眼,但後來的眼科醫學已證明,愛揉眼睛、愛吃油炸物、作息不正常才是長針眼的元兇。根據門診觀察,針眼病患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甚至有1歲多就感染針眼的小朋友,若是不希望它在寶寶臉上留下難看的疤痕,爸比媽咪可要小心應對唷!

 

「針眼」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麥粒腫」,是一種眼皮脂腺的急性化膿炎症,致病原經常是受到葡萄球菌的感染。

 

簡單來說,一般健康的眼瞼,其腺體的分泌與排泄一切正常,各種細菌就不容易在腺體內部繁殖、引起發炎;一旦腺體排泄不順暢,或接觸到髒東西而感染細菌、引起發炎,便會在眼瞼形成針眼,造成病患的不適。

 

 

 

針眼的症狀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指出,麥粒腫是因皮脂腺或汗腺的開口閉塞、腺液不暢所造成的急性發炎,感染後經常出現紅、腫、熱、痛,或合併有化膿…等現象。

 

其症狀經常是沿著眼瞼邊緣,出現一個感染性的囊,當皮膚對葡萄球菌的抵抗力減弱時,便會存在一段時間。剛開始時,會有局部刺激感、發紅和腫脹,若感染持續,就會從眼瞼「凸出」形成急性疼痛的膿包。

 

 

 

針眼好發原因

顏敏芳醫師表示,針眼的發生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但日常生活的衛生習慣也會影響針眼發生的頻率與程度,例如:常吃高熱量、油炸的食物、作息不正常、習慣以手揉眼…等,此外,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人,也容易誘發針眼。

 

易產生針眼的情況

1.過度疲勞,造成眼睛周圍的眼輪肌收縮而把腺體開口堵住。
2.情緒緊張,引起內分泌失調,使皮脂腺排泄不暢。
3.油性體質,皮脂腺分泌旺盛,分泌出口容易阻塞。
4.用不乾淨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細菌由腺體開口侵入。

 

針眼患者年齡層逐漸下降

顏敏芳醫師表示,根據門診觀察,針眼病患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小患者當中以2〜7歲居多,也曾收治過1歲多的寶寶。推測可能的原因,或許是現代小朋友對於油炸類食物特別偏愛,也喜歡吃高熱量的蛋糕、甜點,家長如果沒有特別禁止,很容易讓孩子年紀小小的,就因皮脂分泌過多而引發針眼,門診當中,不少小朋友都是不斷反覆發生,甚至兩眼同時發病。

 

針眼拖太久,小心留疤睫毛禿!

一般大人長出針眼已經很不舒服了,更何況是年紀幼小的孩子,常常發生因為照顧不當或治療不徹底,而使針眼消了以後又再長出來的情況,因為在這種年紀的孩子不懂得照顧傷口,家長的確也比較難以護理。

 

顏敏芳醫師進一步說明,門診中也遇過針眼拖太久,而導致組織纖維化的狀況,雖然經手術治療,但仍因針眼養太大,無可避免地留下疤痕,甚至毛囊被破壞,以致於睫毛長不出來。因此,一旦發現寶寶感染針眼,爸比媽咪千萬不要覺得是小病症而放著不管,一定要趕緊治療、小心應對才行!

 

 

 

針眼的治療與照顧

初期:熱敷+抗生素治療

關於麥粒腫的治療,剛發生眼皮腫痛等輕微的針眼症狀時,可用熱敷的方式,並使用含抗生素的眼藥水或藥膏來治療,必要時,醫師將開予口服抗生素治療。正常情況下,麥粒腫約3〜4天即可消退。

 

嚴重時:局部麻醉手術

倘若腺體開口被堵塞,而引起腺腫脹化膿,或症狀持續超過數週仍未痊癒,則應考慮進行局部麻醉手術,切開病灶排膿,以免引發更嚴重的感染。

 

吸入式麻醉手術,提高幼兒治療效果

顏敏芳醫師進一步指出,對於年紀較小,或較難配合的小患者,以門診治療的方式常常會因為害怕疼痛而哭鬧,使醫師無法順利清除患部;再加上強制清除針眼,容易讓小朋友心理產生陰影、恐懼。因此,對於這類小患者,為了免除他們的恐懼及徹底治療的目的,經過醫師評估與家長確認後,可以考慮採用吸入式麻醉手術來進行切開引流,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居家照顧4重點

當孩子不幸感染針眼時,爸比媽咪該如何加以照顧,以避免延誤黃金復原時間,造成留疤或睫毛禿等不良後果呢?顏敏芳醫師表示,針眼的居家照護有以下4個重點:

1.爸比媽咪要盡量提醒、避免孩子以手擠捏患處,以免造成傷口破裂、散佈感染。
2.熱敷是最好的照顧方式,每天約4次以乾淨毛巾用溫水浸濕,閉眼後將毛巾置於眼瞼上方,持續熱敷5分鐘。
3.熱敷時可以置換不同皺褶面接觸眼部,以避免細菌感染。
4.熱敷前記得洗淨雙手。

 

 

 

易與麥粒腫混淆的「霰粒腫」

另外,有一種也是發生於眼皮的病症稱為「霰粒腫」,麥粒腫(針眼)經常會合併霰粒腫一起發生。

 

霰粒腫與麥粒腫的症狀非常類似,但麥粒腫是一種眼皮脂腺的急性化膿炎症,而霰粒腫則是瞼板腺(麥氏腺體)阻塞後所引起的一種異物反應,稱為「慢性發炎脂性肉芽腫」,兩者的治療方式也不相同,需避免混淆。

 

霰粒腫的症狀

大部分的霰粒腫都是發生在眼瞼結膜處,霰粒腫的特徵是,腺體會在無痛況狀下逐漸腫大,外觀看起來並無發炎的現象。霰粒腫所產生的腫塊,透過眼皮可以摸到,或是將眼皮翻過來時,在眼瞼的結膜上可以看見。

當霰粒腫體積尚小,且無發炎症狀時,無須特別治療,可能數個月內消失。然而,當霰粒腫體積過大時,則會壓迫眼球,進而影響視力,患者常會抱怨眼睛很疲倦、對光敏感及流淚…等情形,此時就需要積極地加以治療。

 

霰粒腫的治療原則

1.熱敷

以乾淨的毛巾浸於溫水中再擰乾,閉著眼睛輕輕熱敷,每天4次,每次持續5分鐘,以促進血管擴張有助吸收。

2.按摩擠壓腫塊部位

配合熱敷,輕輕按摩、擠壓腫塊,目的是為了使腺體分泌物被推擠出來。

3.點眼藥水或塗抹眼藥膏

以抗生素或類固醇眼藥水點眼,或局部塗抹眼藥膏

4.局部病灶注射

針對局部病灶注射類固醇藥物,可以加速緩解。

5.手術治療

若腫塊持續不退,則應進行手術切開排膿或將腫塊切除,切勿自行使用未經消毒的針去挑病灶,以免細菌感染。

 

惡性腫瘤的隱憂

霰粒腫的發生與個人體質有關,例如,皮膚特別油膩的人就比較容易發生,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切除後仍在同一處一再復發霰粒腫,且病灶區的睫毛也脫落的話,最好進一步做切片檢查,排除是否為惡性腫瘤「瞼板腺癌」的可能性。

 

 

 

5原則,對抗麥粒腫與霰粒腫侵襲

最後,顏敏芳醫師提醒,想要預防麥粒腫或霰粒腫…等,因眼瞼腺體排泄受阻而感染細菌發炎的眼疾,必須遵守以下5個原則:

1.保持充足睡眠。
2.注意營養均衡。
3.飲食避免高油脂食物。
4.保持眼部清潔,不要以手搓揉眼睛,以防止細菌感染。
5.若發覺疑似患病,應儘早就醫,以免病情加重,留下疤痕或使睫毛毛囊受損而長不出睫毛。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嬰幼兒4種常見疾病,爸媽要特別留心!

醫師來幫忙!做對這14件事,寶寶其實不難帶!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