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都應該內建母愛嗎?「後悔當媽媽」是媽媽不敢說出口的禁忌:不想被當成壞媽媽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女生都應該內建母愛嗎?「後悔當媽媽」是媽媽不敢說出口的禁忌:不想被當成壞媽媽

女生都應該內建母愛嗎?「後悔當媽媽」是媽媽不敢說出口的禁忌:不想被當成壞媽媽 後悔當媽媽、產後憂鬱、偽單親、豬隊友、後悔當媽媽
share
心動瞬間_

「後悔當媽媽」是某部分媽媽無法說出口的真實心聲,因為怕一旦承認了,自己就會被冠上「壞媽媽」的標籤、或是怕人誤會自己其實不愛自己小孩。但其實媽媽們所不喜歡的是「成為媽媽」後隨之而來的束縛,而不是不愛自己的小孩啊!

你聽過媽媽喊「我後悔當媽媽」嗎?說不定有,可是不多,我們總覺得那些喊「後悔當媽媽」的人都是一時賀爾蒙分泌、產後憂鬱、或是偶爾育兒辛苦,讓人懷念從前自由自在的時候,或是因意外被迫懷孕當媽媽的人,才會喊「後悔當媽媽」。但真相是有些成為媽媽的人,生孩子只是滿足社會期待、因不了解成為媽媽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或是因壓力而不得不生。

 

source:unsplash

以色列社會學家奧爾娜‧多娜絲多年來致力於性別運動,常關心婦女所面臨的社會期待。在《後悔當媽媽》一書裡,奧爾娜更是訪問多位「後悔當媽媽」的媽媽們,分析媽媽們為什麼會後悔,也一針見血的道出社會對「媽媽」的成見有多深、有多壓抑。

 

 

社會給予「女性生育」的壓力

source:unsplash

在還沒成為媽媽時,女性就已經被社會施加壓力:要成為媽媽,你才能完整人生,如果沒有當媽媽就是自私的、有瑕疵或是有殘缺的,而這樣的壓力跟男人比起來又更為沈重。因為女生有生育年齡的限制,像是更年期、高齡生產的風險,因此女性在好不容易成年、成熟、預備展開自己豐富的人生時,就要匆匆停下腳步、步上「懷孕、生子、走入家庭」的道路。而且重點是很多女生根本不知道生小孩前vs生小孩後的差別、所必須要承擔的意義就懵懵懂的當了媽媽。

 

雖然現在的生育率逐漸降低、大部分年輕人都持不生主義,但不諱言,大環境對不生小孩的女性仍抱有偏見:「你會後悔」、「有了小孩你的人生才會完整」,對想墮胎的女性更是有毫不掩飾的苛責。本書在開頭就強調:「這社會看似給了女性很多選擇權、很多權利,但其實一直在施壓。」

 

 

社會對「好媽媽」的標準

source:unsplash

成為媽媽後,折磨才是開始。生理、心理上的操煩,時間壓縮、工作的限制、沒有限制的義務跟責任,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壓力。

 

而且我們還不被允許「反悔」,因為只要說出「我後悔當媽媽了......」我們就會馬上被判定成不合格的母親,因為刻板印象普遍認為:「母愛應該是女生的天性」,不可能有媽媽不愛自己懷胎10個月的骨肉。若我們不愛自己的小孩,就是不道德的、缺乏女性特質、有缺陷的。世人都將媽媽的情感分為二分法:後悔就是不愛、愛就是該無條件接受。

 

 

後悔「媽媽」這個身份,但不影響媽媽們愛自己的小孩

source:unsplash

最糟糕的是,即便是說了「後悔」,我們也無法靠任何事情改變成為媽媽的事實,除了逐漸喪失自我,也是因為我們跟孩子無法切割。

 

喪失自我的過程緩慢又充滿痛苦,書中是這麼形容的:「許多女性都深深體驗過這種因誕生而帶來死亡的歷程,因為他們失去熱情、失去從前的戀愛關係、失去生產前的自我、失去可塑性。」我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因為多了一個身份,必須放棄以前自己喜歡的東西、所擁有的念頭。

 

而身為媽媽後另一個痛苦就是:「我們知道自己不喜歡這個身份,但我們依然愛著孩子。」書中描述:「這些媽媽們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不是任何人的母親,一方面又明白自己處於有孩子的現實。夾在希望跟現實間,這樣的雙重責任可能會造成他們自我認同的分裂和糾結。」

 

而且這樣的狀況不會因為小孩長大、無需近距離照顧小孩而有所緩解:「母親們往往無法卸下義務、責任以及對孩子的擔憂。即使不必實際照顧小孩,許多女性還是保存著她們的母性意識,而且是全年無休。如果是配偶的話,至少他出國的時候你就能享有一定的自由,但如果是孩子,他就會24小時在你的腦海裡。」

 

就像《星際效應》、《哈利波特》想傳達的理念一樣:「愛是不會因為距離、時間而有所改變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對某些媽媽而言卻是一種痛苦的折磨、永不止息的枷鎖。

 

書中有位媽媽更強調:「我雖然不想成為媽媽,但如果小孩死了,他們還是會跟我的餘生綁在一起。對他們的哀悼、和他們在一起的記憶,這些痛楚是讓人無法忍受的。或許現在失去他們我能夠自由、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但這些自由遠遠不及我失去孩子的痛苦。」

 

 

妞編輯結論

 

當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後悔當媽媽」,有些媽媽可能真的是因為產後憂鬱、偽單親、高壓的育兒環境暫時性的討厭當媽媽,但確實這世界上有人是不管環境如何,他們就是後悔自己擁有「媽媽」這個身份。

 

但如上述所說,既然小孩已經出生,媽媽跟小孩的連結又是這麼強烈,再討論「後悔」好像也於事無補,但妞編輯想特別分享此書的原因,其實是想告訴所有女性、媽媽朋友們:「如果你真的後悔當媽媽,你們不孤單。」我們難免都會有對自己身份不認同、抱怨、埋怨過,相信如果有個能夠自由地抒發管道,我們在進行媽媽的責任與義務的時候也會覺得好過一點。

 

妞編輯也誠摯的邀請所有心裡難過、有話說不出口的媽媽們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在這裡的發言可以匿名、可以心懷善念的為所欲言!讓大家一起陪你度過最痛苦的育兒時光。

 

 

 

 

 

share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空降華山!10大亮點+日期票價,12公尺巨大哆啦必朝聖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空降華山!10大亮點+日期票價,12公尺巨大哆啦必朝聖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台北、哆啦A夢巡迴特展、哆啦A夢特展、哆啦A夢展覽、哆啦A夢台北展覽、華山文創園區
share

苦等多時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終於要空降台灣了!隨著先前在香港刮起的「哆啦旋風」引發巨大討論與迴響後,百分百升級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確定將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除有超過100個立體造型的哆啦A夢與朋友們,還有台灣前所未見12米高巨型充氣哆啦A夢等展示內容,勢必讓全台的哆啦迷們陷入瘋狂!

 

 

 

台北《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亮點1.

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新登場

在《哆啦A夢》原作漫畫中,哆啦A夢總是能從肚子上的百寶袋裡拿出各式天馬行空卻又實用的秘密道具,每每都能解救大雄和朋友們所陷的困境。而這次的台北展覽將特別解鎖全新的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只要使用「100%朋友召喚鈴」就能將遠在各地的好朋友召喚來身邊!

 

 

 

台北《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亮點2.

作者的復刻工作室公開

首度在台公開的「藤子・F・不二雄老師」復刻工作室,重現這位天才漫畫家當初埋首創作的個人工作室。帶領粉絲們從老師視角出發,探索如何用簡單流暢的描繪線稿來勾勒出活靈活現的經典角色,近距離感受哆啦A夢靈感誕生的瞬間與創作過程。

 

 

 

台北《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亮點3.

沉浸式體驗的微型劇院

精心打造的「100%微型劇院」,運用了大螢幕獨家放映由日本團隊專為台灣展覽製作的原創短篇動畫。包含透過鏡面打造空間延伸感的「無限哆啦A夢世界」,以及結合3D光雕投影漫畫單行本的「大雄的互動漫畫閱讀房間」。一走進微型劇院就彷彿置身在充滿奇幻與樂趣的哆啦A夢冒險故事當中!

 

 

 

台北《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亮點4.

巨型漫畫牆

本次展覽除將展示多幅複製原畫復刻的黑白、彩色手稿之外,還有別出心裁的漫畫單行本封面牆,甚至特別將漫畫書給立體化,讓無數個精選章節與角色人物都躍出紙本,在你身旁驚喜現身。

 

 

 

台北《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亮點5.

哆啦A夢的秘密道具空間

來到「哆啦A夢的秘密道具空間」宛如一腳踏進哆啦A夢四次元口袋裡一樣,從時光布到更衣照相機,再從空氣槍到馬竹,帶你一覽哆啦A夢各種有趣的秘密道具。

 

 


台北《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亮點<span style="font-size: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