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摔東西、打人怎麼辦?兒童臨床心理師:「先處理情緒,再解決行為」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孩子生氣,摔東西、打人怎麼辦?兒童臨床心理師:「先處理情緒,再解決行為」

孩子生氣,摔東西、打人怎麼辦?兒童臨床心理師:「先處理情緒,再解決行為」 親子妞、媽媽妞、孩子愛發脾氣、心理師、嬰幼兒
share
心動瞬間_

我們沒有辦法壓抑情緒,但可以學習怎麼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覺,而高EQ就是這麼訓練來的:「該如何好好生氣,並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以避免下次有同樣的事情發生。」這道理不只小孩在學習,很多大人也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的生氣方式?生氣後,事情有改善嗎?你有把你的情緒表達出來嗎?還是繼續生悶氣,不說不講不溝通?」

養育小孩的過程中,很難避免遇到孩子生氣。耍賴、高分貝的哭鬧,講也講不聽,遇到這種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很容易讓自己也陷進去,罵人、威脅、恐嚇,甚至動手打小孩,事後才後悔:「他只是個什麼都不懂、還不會控制自己的孩子。」但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引導孩子宣洩怒氣呢?尖叫、摔東西是可以的嗎?父母又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幫助孩子不要那麼愛發脾氣呢?

 

《你的孩子不奇怪》這本書介紹,孩子的生氣情緒分3種: 

慢性生氣(Chronic anger

source: Chiara Li

有些孩子是一天到晚都處在一個中低強度的生氣情緒裡,好像看什麼都不順眼、對什麼都不滿意,或者因為某件事而記仇。

 

不管任何情緒,只要當下沒有被處理好,它就會像重金屬一樣累積在體內,是一種慢性中毒,也就是為什麼生氣的情緒這麼難被處理,一來是原因可能有很多,二來是當孩子的問題被我們發現時,已經積重難返。

 

當然,孩子也有可能是對自己不滿意,將這些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很難想像吧?我遇過許多不想讀書的孩子,許多問我「老師,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很廢!爸媽一直叫我讀書,他們也很廢!」的孩子,其實很在意自己讀不好書。

 

那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可能是落後太多了、要追回來很難;可能是太不保險了,如果我認真讀了,成績依然不好,那我不就沒理由可講了嗎?可能是自己或家長設定的標準太高了。做不到,乾脆就說我不想做或生一場氣再說。

 

隱藏的生氣(Masked anger

source: 楊安安

有些孩子明明在生氣,但卻不承認,他們擔心生氣之後,反而會惹怒大人,因為他們相信或從小被教育生氣是不好的、沒用的,所以會想要隱藏自己的生氣來取悅他人。在孩子心裡的確產生了生氣這個情緒,他們會很隱諱的表現出來或透過另一種形式,像是酸言酸語、被動攻擊等,例如孩子被要求做某些事的時候,會有點不悅、甚至自嘲的說:「我可以說不嗎?」

 

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自己做不好某些事而生氣,或者因為自己的生氣而生氣。所以,自尊心也是孩子在處理生氣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擁有健康自尊心的孩子,可以誠實且正面的處理自己的缺點或他人的侵犯,而自尊心較低落的孩子,要嘛不是繼續將生氣藏好藏滿,或者就是透過誇張的方式來表達生氣。

 

爆炸式的生氣(Explosive anger

source: Renee

解決生氣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生理需求,當情緒發洩完之後,其實會感受到輕鬆,孩子要學習的,就是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表達生氣。舉個不太文雅的例子,就跟忍大便一樣,雖然忍大便很不舒服、解完大便很輕鬆,但我們依然要學習在有便意的時候,看看當下的場合,尋找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所去解大便。

 

當孩子不想要去控制生氣、任由生氣的情緒亂竄時,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在生完氣,理智恢復之後,又覺得剛才這樣是不好的,開始自責。直到下次再遇到生氣的情境,一樣不知道該怎麼控制,而上次不當生氣的自責又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或罪惡感,更容易生氣……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通常在較為敏感、較為防備的孩子身上,容易陷入「先下手為強」的爆炸式生氣,也因為通常會收到效果,例如生氣之後別人就不敢惹你而解除了焦慮(當然也不太可能跟你當朋友)、藉此而逃避責任(就算被罵,至少轉移了焦點)、得到自己想要的(大人妥協),讓孩子重複這種不適當的生氣模式。

 

 

小孩生氣了,大人可以怎麼做?

身為父母,責任就是要承受孩子的情緒風暴

source: 鄭詩潔

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生氣,李介文心理師提到:「身為父母,責任就是要承受孩子的情緒風暴。」年紀還小的孩子,可能還是使用原始的暴力模式表達、宣洩怒氣,摔東西、尖叫、打人、罵人,李介文心理師:「這時候你跟他說什麼基本上都沒有用,他也聽不進去,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不要傷害自己;而陪在一旁也是暗示著:『爸爸媽媽會陪著你』。」等到孩子冷靜下來,怒氣釋放完了,再好好跟他解釋下次可以怎麼做。

 

教孩子如何「避免生氣」

source: 楊千宛

很多時候,孩子的怒氣是可以避免,甚至化解的,只需要大人細心的觀察、提前告知即可。李介文心理師:「我們要討論孩子為什麼生氣,以及未來要怎麼幫助他。」小孩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被制止而生氣、還是東西被搶走而生氣,那下次如果還有這樣的情形,大家應該要如何解決。

 

此舉動的用意並不是教導父母無條件答應孩子的需求,或是寵溺,而是「討論」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就算無法事事如孩子期望,我們也很明確地傳達出:「我們願意陪伴你、幫助你」的訊息。

 

承認:「父母也會生氣、也會挫折」

source:Chao-Jung Chiang

站在第一線,迎接孩子不合理的哭鬧、吵鬧,相信父母自己也會有情緒,但李介文心理師建議父母這時候千萬不要跟孩子硬碰硬,否則一定會兩敗俱傷。李介文心理師:「發現自己也開始生氣時,就趕快和隊友換手吧!不然就是跟孩子坦白承認自己的感覺:『媽媽現在心情不好,需要冷靜一下。等你哭完了再來找我』」。

 

生氣中的小孩,摔東西、尖叫、打人怎麼辦?

source: 謝雨蓁

幼齡中的孩子,面對生氣時大多都只能用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表達,而適當的宣洩方式,則會依每個家庭的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辦法。但大原則就是:「不要傷害到自己。」如果大人可以忍受尖叫,就讓小孩叫到累;如果有軟軟的球,可以讓孩子把球丟向牆壁;如果小孩想搥東西、打東西,就讓他打枕頭。怒氣是需要宣洩的,但要用適當的、不會傷害自己的方式表達。

 

source:郭夢迪

我們沒有辦法壓抑情緒,但可以學習怎麼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覺,而高EQ就是這麼訓練來的:「該如何好好生氣,並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以避免下次有同樣的事情發生。」這道理不只小孩在學習,很多大人也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的生氣方式?生氣後,事情有改善嗎?你有把你的情緒表達出來嗎?還是繼續生悶氣,不說不講不溝通?」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share

出道即成名!怪物級音樂新人「李浩瑋」:不管好的或壞的都是創作養分|妞專訪

出道即成名!怪物級音樂新人「李浩瑋」:不管好的或壞的都是創作養分|妞專訪 李浩瑋、HowardLee、FLYMACHINE、怪物新人、音樂新人、金曲、妞專訪
share
心動瞬間_

\ I'm a fly machine ooh ooh~ /

妞妞們一定聽過他的歌!2018年曾以自創曲〈窩囊廢〉橫空出世的李浩瑋,前年首推個人專輯《Diamond In The Rough》就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殊榮,同時也獲得「怪物級新人」的封號,睽違三年李浩瑋將攜帶個人全新專輯《FLY MACHINE》與粉絲們相見,本篇妞編輯榮幸邀請李浩瑋與粉絲們分享音樂創作過程,期望讓大家更認識這位怪物音樂才子!

 

 

 

以「貝斯手」身份加入熱音社

Source:妞新聞

「自小對音樂非常敏感,每次聽到音樂都會感到特別放鬆及新奇」

遠遠地就看到一個男孩,手裡沒有拿著太多東西,卻不停跟著節拍點頭、沉浸在音樂中,今年24歲的李浩瑋,出道三年以來打造不少金曲代表作,受訪時他也分享,小時候就對音樂特別敏感且每個階段都會受到不同曲風薰陶,從國小最常聽周杰倫的歌、國中去朋友家瘋狂聽動漫主題曲,一路到高中開始玩樂團後,慢慢受到日本樂團《ONE OK ROCK》、英國樂團《Bring Me the Horizon》的啟發。

 

 

 

Source:howard_leeee @Instagram

李浩瑋回憶起過去高中時期,是以「貝斯手」身份加入熱音社,即便當時社辦的樂器都很老舊,透過每場演出,內心非常享受每個音樂落點及和一群熱愛音樂的朋友們一起玩團的感受,當年那個青澀的高中生享受過舞台後,心裡漸漸萌發「好像可以一直做音樂」的念頭。

 

 

 

創作和生活密不可分

Source:妞新聞

「人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汲取這些養分」

從小就在南非長大的李浩瑋,自認在「南非」的旅程成為他汲取養分非常重要的回憶,這段經歷培養了他的外語能力,讓他在創作英文歌詞時能有更多發揮空間,加上七歲從南非回到台灣後,面對文化差異和環境變化,也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思路,畢竟音樂創作這條路永遠和生活分不開,李浩瑋也開玩笑向粉絲們呼籲「別再因為我皮膚黑,就誤會我是南非血統的小孩,我的父母親都是華人,只是出生地在南非」

 

 

 

沉浸在音樂環境下工作

Source:妞新聞

學生時代開啟做音樂的旅途!李浩瑋坦言高中時比較叛逆,因為玩社團關係無法同時兼顧課業,好在爸媽能諒解讀書並不是自己強項,加上成發表演過後,就此奠定「想把音樂當工作、沉浸在音樂環境中」的目標他也透露之前從來沒想過要當一位創作歌手,只覺得能與音樂有連結就好,無論成為音樂製作人、樂手甚至樂器行的音樂老師,這些通通列在他的夢想清單。

 

 

 

第二張個人專輯《FLY MACHINE》

Source:howard_leeee @Instagram

「自己的狀態就像是架小飛機上上下下」

距離上張專輯隔了三年之久,李浩瑋今年攜第二張全新創作專輯《FLY MACHINE》與粉絲們相見,《FLY MACHINE》共收錄12首音樂,概念描述著近三年來自身心境的轉變,無論是疫情影響、不同想法碰撞或是工作所帶來的負面情緒等,這三年就如同一架「FLY MACHINE」般,在高高低低的心情起伏中,像一架飛行機似地持續飛行,妞編輯聽完過後,發現無論是在編曲製作或是詮釋歌曲的唱法,李浩瑋用了很多不一樣的方式來分享他的故事!

 

 

 

從創作中得到答案

Source:妞新聞

聊起《Moon Halo》這張EP專輯,裡面收錄著〈狼〉、〈我們的債〉兩首比較負面抑鬱的作品,李浩瑋向大家解釋「月暈效應」的含義,簡化來說「月暈效應」是用自然現象去解釋人在思考上的偏見,當一個人得到的資訊越片面,這些偏見就會像雪球般越滾越大,這次就把這些低潮和負面情緒時,用《Moon Halo》傳達給粉絲們「不管好的或是壞的都是創作養分,就像每個人的一天會遇到好事跟壞事般」

 

 

 

從「主觀」變到「客觀」

Source:妞新聞

「創作不只是個出口,還要被合理解釋,至少要過自己這一關」

初次擔綱專輯製作人身份的李浩瑋,號召高中及大學好友共同打造《FLY MACHINE》,問起製作人與純音樂人的差異點時,李浩瑋分享著這次當製作人最大的挑戰為「客觀看待自己的音樂作品」,以前的創作習慣非常主觀,只要有任何感受就想抒發,但有時候聽完後無法從作品中反應出真實意境,直到這次挑戰「製作人」身份後,才漸漸學習到在音樂創作人與音樂工程之間抓個平衡點,像是了解每個聲音的個性,以及如何在人聲和吉他重疊時做取捨。

 

 

 

〈FLY MACHINE〉

「I'm a fly machine  I'm a fly machine ooh ooh」 

聽歌如同身歷其境般!專輯同名單曲〈FLY MACHINE〉就像一架飛機起飛至降落的狀態,前奏採用兩個和弦簡單變化,如同一台飛行機剛起步平穩飛行,到了副歌開始jam出「啊 我回憶 我想起 令我窒息的你」,妞妞們仔細聽完這首歌後,就能從細節聽出李浩瑋特別設計很強的Autotune及Drive效果,搭配沙啞的聲音來傳達焦慮心情。至於為什麼取名為〈FLY MACHINE〉,李浩瑋透露,當時在籌備第二張專輯曲目,把自家重新設計裝潢成音樂工作室,某天在調吉他音色時,眼睛撇到監聽音響上有架「飛行機」的模型,因此就命名為〈FLY MACHINE〉。

 

 

 

主打歌〈真心話〉

「我想我一直都在逃避著我的真心話 想法一直在轉卻沒聽到心跳動的筆劃」

創作就是一種輸出!聊起主打歌〈真心話〉創作歷程時,李浩瑋侃侃而談地分享,之前經歷過一段非常容易分心的創作期,發現自己不知道要寫什麼歌、越來越聽不到內心的聲音,就決定把這段「不知道」的狀態寫下來,記錄著當一個人聽不到自己真心話時,別人也聽不到你真實的想法,期望透過〈真心話〉這首歌,能讓妞妞們能夠學習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誠實面對自己的真心話!

 

 

 

「如果有很喜歡的人,勇敢跟對方說出你的真心話」

〈真心話〉這首MV故事取材於自家老闆!李浩瑋當時和音樂老闆聊到這首作品時,老闆大方地與他分享,過去學生時期曾暗戀一個女生,但當時聽不到自己真心話,來不及與對方告白,那個女生最後就和別人在一起,除了這段故事之外,MV也特別邀請演藝圈好友「王Aden、PIZZAZI、芮德、U:NUS」客串演出,妞編輯非常喜歡芮德的角色,把老師的神情演繹地非常到位啊!

 

 

 

〈無垢〉

「閉上眼睛後 就沒有目的的夢遊 告訴我 告訴我 難道夢境成了枷鎖」

「這間7-11乘載了許多大學回憶⋯」李浩瑋個人第二張專輯《FLY MACHINE》共收錄12首音樂作品,妞編輯聽完一輪曲目後,非常喜歡〈無垢〉的情緒起伏,問起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時,李浩瑋分享著,過去大學時期經常與朋友相約騎車去北海岸,當年一群朋友會坐在7-11超商外聊天看海,直到前陣子經過的時候才發現7-11已關店,當時看著天空就有感而發譜出了這首歌的旋律,〈無垢〉這首歌沒有太多華麗的編曲設計,用最「純真」的歌聲,漸漸傳達著人事物漸漸消逝的感覺。

 

 

 

「音樂,就是一直做,一直做」

Source:妞新聞

音樂就是一直做就對了!李浩瑋分享專輯裡〈天氣〉這首作品,當時錄製第一版給老闆審閱後卻不料遭打槍,對此李浩瑋並沒有放棄這首歌,反而秉持著「音樂,就是一直做一直做」的初衷,花一段時間調適心情、改過歌詞再次配唱後,意外發現自己重新愛上這首歌,原因出自於〈天氣〉的概念為「褪去原本的殼,用天氣去包裝轉變過程」,就如同自己在錄音的當下也在做改變。

 

 

 

李浩瑋將於2023年10月6日於華山Legacy舉辦個人專場演唱會,他也透露,這次演唱會共計演唱20首,精心設計7種不同故事線,準備與粉絲們一同體驗這場音樂會!

 

 

 

Photographer/韓爵蔚 David Han

Editor/ 吳庭葦 Wei Wu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