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生困難卻都不跟父母說?心理師點出7大原因:父母對孩子的「狀況」易怒?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孩子發生困難卻都不跟父母說?心理師點出7大原因:父母對孩子的「狀況」易怒?

孩子發生困難卻都不跟父母說?心理師點出7大原因:父母對孩子的「狀況」易怒? 親子溝通、親子關係、傾聽、同理心
share
心動瞬間_

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喔~

孩子交不到朋友、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或內心有恐懼的事物……遭遇各種狀況,卻不開口跟父母傾訴。這些秘密爸媽可能永遠不會發現,也可能等到事態嚴重才發現或被告知,往往讓家長既心疼又自責。到底為什麼孩子寧願忍受委屈也不告訴父母呢?

 

 

 

 

孩子逐漸長大後,可以送托、上幼兒園或小學,在爸媽不知道的時間裡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但孩子卻不一定會告訴父母。而小朋友若選擇不說或延遲分享,無從得知的家長就沒辦法立即處理或調節孩子的情緒,可能還會因此造成長期的傷害。為何孩子有困擾都不告訴父母呢?許嬰寧心理師在臉書透過案例分享,指出除了天生性格使然或者比較粗線條,家庭因素與親子互動是重要的關鍵。而以下七種狀況都可能成為孩子開口的阻力:

 

 

 

狀況1.僅著重生理照顧,忽略心理照顧

爸媽太忙碌,或是單親、隔代教養,導致照顧者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大多著重在吃飽穿暖、準時睡覺等單純的生理照顧上,而忽略了心理的照顧。孩子沒有被心理照顧的經驗,也就不知道自己缺乏了什麼,更學不會表達。

 

 

 

狀況2.孩子很早開始就被訓練獨立

許嬰寧心理師指出,鑰匙兒童、常待在安親班或被外勞保母照顧的孩子由於很早開始就被訓練獨立,或早早就被非家屬的人照顧,孩子會開始變成小大人的模樣。這類孩子很理解自己為何要獨立,甚至還能懂事地告訴別人自己有外勞阿姨來接,因為父母出差去了。因此,很多事物都可能會選擇自己來,不麻煩大人。

 

 

 

狀況3.親子相處時間少,總在追著時間跑

爸媽下班後,總是盡可能希望孩子能迅速完成該做的事情,害怕因為拖延,孩子睡眠不足、作業寫不完等。因此回家後總是像打仗一樣,拼命催促孩子完成每一件事,直到小孩上床睡著,才告一段落。日復一日,親子間少有談心的時間,孩子也就沒有傾訴的慾望。

 

 

 

狀況4.孩子表達能力較差,容易被打斷

此外,許嬰寧心理師也指出,如果孩子本身語言發展較慢,即使媽媽很有耐心,但他們可能在外面已經受到不少挫折,表達一定不是他最喜歡做的事。加上孩子往往也不懂自己不愉快的原因,就更不會主動和父母提出。

 

 

 

狀況5.爸媽本身也是較內向的人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吸收能力強大,尤其容易受父母處理事情的態度影響。如果爸媽本身對外也是較內向、過分客氣的樣子,孩子可能也會變得寡言。

 

 

 

狀況6.父母對孩子的「狀況」易怒

不少求好心切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十分嚴厲,又不苟言笑、對表現要求高,經常提到別家小孩的表現等,都有可能讓孩子怕惹爸媽生氣。「說了可能會被罵,那還是不說好了。」漸漸地,孩子就什麼都不告訴父母了。

 

 

 

狀況7.家中有另一個佔據爸媽許多注意力的孩子

聰明的小孩,很早就懂得察言觀色,更會因此衍生出手足之間的生存方式。如果有另一位很優秀獨立的孩子或一個令人頭痛的孩子佔據了爸媽大部分的注意力,也會讓孩子選擇迴避。

 

 

 

得不到傾訴,恐影響孩子一生

直觀而言,只要孩子認為說了沒有好處,就不會有想傾訴的慾望。反之,若他認為告訴父母可能會得到安慰、幫助、教導、鼓勵或最基本的——會被好好傾聽,就有可能會跟父母分享。許嬰寧心理師進一步指出,年齡尚幼的孩子大多沒什麼「真心朋友」可以訴苦,甚至可能大多的苦還是朋友搞的。孩子被欺負、欺負別人、交不到朋友、害怕獨自上廁所,如果在家裡得不到傾訴,可能會對他們的情緒調節造成長期的傷害,未來演變成過度獨立、疏離、不信任、逞強的人。更嚴重的是,他們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中缺乏溝通的動力,因為不曾被好好傾聽,就不懂得如何傾聽別人。

 

 

 

好好傾聽,培養孩子的溝通意願

溝通是雙向的,不只家長要認真傾聽,孩子也要願意分享。而認真傾聽與回應就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良好溝通,不但能了解孩子的感受與經歷,還能幫助孩子培養溝通技能。以下提供3個改善親子溝通的技巧,希望大家都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

 

 

 

技巧1.善用時間和孩子溝通

現代父母非常忙碌,尤其工時不彈性且長,許多雙薪家庭的父母往往回到家忙家事、盯功課,就消耗了大半時間。其實晚餐時間或接送孩子、睡前的時機都可以跟孩子聊聊一天發生的事,培養孩子跟你溝通的習慣。

 

 

 

技巧2.專注傾聽與回應

和孩子對話的時候,不要一直頻繁看手機、電腦或電視,或邊處理事情邊敷衍地回應。在孩子眼中天大的事,在大人眼中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孩子成績進步感到很開心、被同學嘲笑而難過,父母反而敷衍他,或說出諸如「不理他們就沒事了」等話,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講了也沒用」。因此,要用肢體、態度表明出你專注於你們的親子溝通。轉過身面向孩子、不打斷孩子的話,適時回應或重複孩子的話和他可能的感受,讓孩子感覺有在被好好傾聽和理解,感受到你的關心。

 

 

 

技巧3.先同理,不要急著說教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告訴家長,反而先得到責罵。比如孩子摔倒了,告訴家長卻先被指責「都叫你不要跑這麼快,你看跌倒了吧!」久而久之,他也會害怕將事情告訴你。因此先聽孩子敘述,確保自己理解、同理孩子的感受,再來解決問題。不論是給予安慰、擁抱、教導或幫助他面對困難,先換位理解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安全感,他才會信任父母。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願意與爸媽傾訴。

 

 

 

良好的溝通是每一個健康關係的核心,也關係到孩子未來的發展、情緒調節與人際關係。但不是每個孩子都善於溝通,有些孩子比較內向,需要父母多加觀察、引導;或者孩子可能根本不認為是什麼大事,這些都需要爸媽付出耐心與關心。或許需要一段時間練習傾聽和摸索,但得到的回報對父母而言也是巨大的。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接納孩子的情緒,不等於認同他的行為! 心理師帶你破解「同理孩子」的三大迷思

9成家長體罰後感到後悔! 不打不罵如何正向教養?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share

軟爛人的夏日情緒處方簽:你不是懶,是身心在求救的信號!

軟爛人的夏日情緒處方簽:你不是懶,是身心在求救的信號! 夏日情緒處方簽、充電、耍廢、內耗、軟爛
share
心動瞬間_

熱到爆炸,軟爛才是最佳生存法則。

每到夏天,很多人都有一種「整個人爛掉」的感覺:明明睡飽了,卻依舊提不起勁,懶散得像沒電的手機,連日常的小事都覺得特別難有動力。你會懷疑,是自己太廢還是身體出了狀況?其實,這還真的是身體和情緒的警訊。高溫、濕氣、社交壓力等外在因素,會讓身心進入一種「斷線模式」,導致情緒、感官和身體無法同步運作。本篇將帶你了解夏天軟爛人的真實狀態,還有幾個簡單又實用的情緒充電法;讓你不用強迫自己努力,也能多活一點力氣。

 

 

 

為什麼睡飽還是累翻天?身體在節能模式

炎熱的夏天,身體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忙碌。為了維持體溫、排汗、調節心跳和代謝,大腦和身體資源被全力用在「活著」這件事上。這就像手機電量快沒了,系統會自動關閉不必要的功能,讓你看起來像懶洋洋、沒精神,這是節能模式在作用!睡眠時間充足不代表身體完全休息,因為熱浪持續的壓力,會讓大腦和神經系統疲憊、情緒感官斷線,所以有睡還是累爆了。

 

 

 

 

感覺消失了?其實是身體關機中

當你覺得自己「沒什麼感覺」、「好像麻木了」,不一定是情緒消失了,而是身體為了節省能量,暫時關閉了感官系統。這種狀態會讓你看起來遲鈍、沒動力,甚至對周遭事物興趣缺缺,連食慾也降低不少。但事實上情緒依然存在,只是暫時斷線。這種「關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提醒你必須放慢腳步,給自己喘息空間。

 

 

 

情緒沒有出口,最大敵人是自己

當焦慮和自我批判充斥腦海時,很多人會把所有負面情緒往自己身上倒。你會聽到自己說:「我就是拖延王」、「我怎麼這麼沒用」,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卻藏著滿滿的內耗和壓力。情緒堵住沒有出口,只會讓心理能量耗盡,身體和大腦越來越無法協調運作。這時候,先別自責,承認自己也需要修復,才能重新找回能量。

 

 

 

回到感官,回到自己

想要從疲憊中重啟,並不一定要做大事。其實,透過觸覺、聽覺、嗅覺等五感的小練習,就能慢慢連結回自己。比如摸摸柔軟的布料,聽一首熟悉的歌,聞一種安心的味道,這些小動作能幫助你從焦躁的思緒中轉移注意力,慢慢感受當下,讓身體開始回復訊號連結。這是夏日軟爛人邁向充電的第一步。

 

 

 

放空,才是真正的充電

越來越多人處於精神疲憊的邊緣,卻強迫自己振作。其實,有時候不努力、允許自己放空,反而是最好的療癒。躺平並不是廢,而是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接受當下的無力和脆弱。讓心靈有空間慢慢消化情緒,從內耗中釋放,才能更有力氣迎接下一個挑戰。

 

 

 

軟爛也有力量:給自己一點溫柔與空間

現在明白了夏天的疲憊感不是因為你太廢,而是身體和情緒在炎熱的環境中容易斷線,需要我們給自己更多理解和溫柔。學會辨識自己狀態,接納「軟爛」的自己,用簡單的小方法幫助自己慢慢充電,你會發現,夏天也可以過得有力又自在。如果你想要更輕鬆地度過炎熱的夏季,不妨試試這些小技巧,給自己的心情也放個假吧!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