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的統計,台灣夫妻離婚率節節高升,從民國70年的0.23%,到民國108年已經2.31%,離婚對數高達54443對。雖然離開一段讓自己不快樂的婚姻,對自己的心情及人生規劃都有正面的好處,但如果你們是有小孩的夫妻,還是要注意審視自己離婚的過程,是不是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source:Pixbay
離婚過程中,最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的就是「撫養權」、「監護權」的爭奪,很多時候是父母同時想要照顧小孩,使得小孩不得不被迫「二選一」;再不然就是父母都不想要,讓小孩像皮球般被踢來踢去。不論哪種處理方式,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靈陰影跟壓力,因此兒童福利聯盟也特別呼籲離婚中的父母,應該注意自己有沒有對孩子做到「停、看、聽」3個動作。
停:停止衝突
吵架中的夫妻,常會在孩子面前不加掩飾地說出傷害彼此的話,或是讓孩子當法官、傳聲筒。但這樣的舉動只會破壞親子間的信任關係,也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傷害。
因此不論你們夫妻間看彼此有多不順眼,請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而且為了親子間親密及信任感,請在孩子面前為對方留一點餘地。
看:看見孩子
兒盟建議夫妻在準備離婚時,要以「孩子的最大利益」為前提而善用專業資源,例如生長環境、教育資源……等等。根據兒盟網站所說明:「越穩定的狀況對他就越好,如能減少生活的變動(例如避免搬家或轉學)、盡量維持以往的生活方式將有助於孩子適應。」而且監護權的調動也可以依孩子的年齡需求而調整,若是為了孩子的最佳利益,雙方可以協議或是申請改訂監護人。
聽:傾聽心聲
最愛的爸爸媽媽分開,不再住在一起,對孩子來講一定是個讓人難以接受的改變,但根據每個孩子的年齡不同,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情緒可能也會不同。建議同住方父母每天花一段時間,好好的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關心及注意孩子的情緒表現;探視方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也盡量心無旁騖,專心陪伴。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離婚/分居不是他們的錯,父母一樣會愛他!」
source:Pixbay
離婚,對父母來說可能充滿希望,但對孩子來講可能正是噩夢的開始:父母的教養不同調、對彼此的厭惡都有可能會讓孩子陷入矛盾,因此父母更要時時刻刻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並在離婚過程不斷的思考:「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如果雙方能在離婚的新生活模式中做到「合作父母、分擔照顧」,這樣才是健康的三贏局面。
Source: 兒童福利聯盟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