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暑假,往年這個時候游泳池早已擠滿了人。然而今年因為 COVID-19 疫情,民眾對戲水多了一份擔心,到底前往泳池戲水會不會有感染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洪妙秋表示,針對疫情,台灣的邊境管制嚴格,入境後也有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的守則,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風險較低,民眾可以恢復正常活動,前往泳池戲水可以放寬心。
避免密閉式泳池 慎選有消毒的泳池
source:pixbay
洪妙秋建議,相對於封閉的室內泳池,民眾可以挑選戶外或開放式泳池,且人潮不要太多的地方,會安全許多。他解釋,由於病毒主要透過眼、口、鼻等黏膜部位進入人體,人多、近距離接觸還是有風險,尤其游泳時會換氣、吐水等,仍有飛沫傳播的可能性。因此游泳建議要戴上泳鏡,手不要觸摸眼、口、鼻,就能降低感染風險。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醫師吳易澄也表示,根據過去研究,泳池的平均氯含量,可以殺死大部分病毒,因此現階段找有做正確維護和消毒工作的泳池,理論上可以清除或減低新冠病毒的活性。但是他也提醒,新冠病毒是新型冠狀病毒,仍有很多研究正在進行,目前已知空氣傳播或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所以避免密閉式空間、避免接觸感染的人仍是最重要的關鍵。
泳池暗藏病菌 離開前徹底洗淨身體和雙手
source:pixbay
除了新冠病毒的風險,泳池也是很多病菌的溫床。吳易澄舉例,會在水中傳播的病源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感染的風險主要來自於糞便、體液、唾液、被污染或消毒失敗的水質;近五十年間,游泳池發生過病毒感染重大事件,包括腺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和A肝病毒,因此要避免喝下泳池的水,若有發燒或咳嗽症狀者,也不建議前往泳池運動。
此外,去游泳池很難不接觸到其他東西,需要拉開門把、開水龍頭、摸置物櫃、付錢、使用吹風機等,都是接觸傳播的風險之一,洪妙秋建議,碰觸這些東西後記得確實洗手,離開泳池前最好把全身沖乾淨,才不會把病毒帶回家。
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氯可以殺死病菌,那麼泳池水是不是消毒次數越多、氯含量越高越好?洪妙秋表示,理論上消毒次數多,水質安全性高,不過氯濃度太高,潛在可能誘發氣喘發作。以台北市游泳池水質規定來說,餘氯量保持在0.3ppm~0.7ppm即可,我國體育署有游泳池相關管理辦法、各地衛生局也有轄區內游泳池的水質規定,民眾也可以在網路查詢各泳池水質檢驗結果。
據《親子天下》詢問雙北教育局學校泳池開放政策:新北市學校游泳池目前(6月16日)已對外營運有23校,尚有5校因整建等因素尚未開放,另有2校預計暑期再行開放營業,建議民眾有意前往者,可洽校方是否開放使用;台北市學校自營游泳池在7月20日起開辦「暑期泳訓班」,供民眾報名參加,而台北市學校委外經營游泳池則未曾暫停開放,歡迎民眾使用。
【延伸閱讀】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