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越補奶越少!關於親餵媽咪「奶量不夠」的3個迷思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越補奶越少!關於親餵媽咪「奶量不夠」的3個迷思

「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越補奶越少!關於親餵媽咪「奶量不夠」的3個迷思 親子妞、母奶、親餵、母乳、壓力
share
心動瞬間_

很多媽媽哺乳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乳房一直都軟軟的都沒有脹奶,寶寶每次也都吃很快,5分鐘、10分鐘就撇過頭不願再吸,你不禁開始懷疑:「我到底還有沒有奶?」

生完小孩後就有鋪天蓋地的問題向我們席捲而來!剛開始最擔心的就是寶寶「吃」的問題,尤其是親餵媽媽,在初期每次擠奶都只有5c.c10 c.c,過了一個禮拜也只有60c.c,對大人而言根本一口不到,「擔心自己沒奶」永遠是煩惱榜單上的第一名。

 

但事實上,每個媽媽都是有奶的喔!就算是非洲饑荒的難民媽媽,也會有足夠的母乳哺餵自己的小孩,內含的營養成分也不亞於已發展國家的媽媽。所以妞編輯要先安慰親餵媽咪們:「不要擔心,你一定是有奶的!」但為什麼媽咪們總是以為自己沒奶呢?

 

奶量不夠的迷思1寶寶沒吃不飽,那就補配方奶

首先,媽咪們要有個觀念:「多親餵,奶量才會上來。」在初期,很多媽咪都以為寶寶沒吃飽,就補配方奶。但越補奶量會越少,因為媽咪的大腦會認為:「恩!寶寶吃這樣就夠了,那我產這樣的母奶也就足夠。」多多親餵你的生理機制才會通知大腦要多分泌乳汁。但親餵之餘也要確保寶貝有喝到奶水,而不是把奶頭塞進寶寶嘴裡就好了,正確的含乳姿勢、寶寶有確實吸吮乳汁,剛生產完的媽咪應該23天就能產出小孩需要的量。

 

正確的含乳姿勢要點:

1.寶寶的身體貼近媽媽

2. 用乳頭刺激寶寶的上嘴唇,讓寶寶出現尋乳反應

3.等寶寶嘴巴張到最大的時候把乳頭及乳暈放進寶寶嘴裡,舌頭上方

4.寶貝此時含進嘴裡的應該包含了媽咪的整個乳暈

5.檢查寶寶的嘴唇是否有外翻,包著整個乳暈

如果有正確的含乳,正常來說是不會造成媽咪奶頭疼痛或破皮的喔!大家在醫院的時候可以多向護理師諮詢正確的含乳。

 

 

奶量不夠迷思2為什麼擠出來的奶水那麼少?

寶寶吸吮的量>用手擠的量>擠奶器擠的量

 

 

寶寶剛出生的頭一個禮拜,寶寶的胃容量其實很小,只有彈珠大小,只吸個5c.c10 c.c就已足夠,媽咪們這時候若用手擠,擠不出奶水是正常的,護理師這時候也通常都只會拿針管給媽媽,叫媽媽收集起來(第一次看到真的好傷心.....,但寶寶吸吮力很強,一定能吸到足以吃飽的量。日子慢慢久了,媽咪們會發現用手擠的量好像越來越多,可以30c.c60c.c,雖然好像還沒有很多,但要記得我們的寶寶胃容量還很小,大腦也只會被通知:「分泌這樣的奶量便已足夠。」隨著寶寶年紀越來越大,吸吮的量越來越多,我們能分泌的乳汁也會增加的,甚至會有我們期待已久的「乳陣」,一定能讓寶貝吃飽飽的啦~

 

至於婆婆媽媽每次拿出來比較、每次一擠都好幾百c.c的那種大乳量媽咪,他們的小孩通常都已經很大了,我們這些新手媽媽當然沒辦法和那些哺乳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媽媽比啦!所以媽咪們別心急,母乳不是一開始就能產那麼多的!

 

 

奶量不夠迷思3不再脹奶,日常性軟奶

很多媽媽哺乳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乳房一直都軟軟的,也沒有脹奶、漏奶的情況,寶寶每次也都吃很快,5分鐘、10分鐘就撇過頭不願再吸,你不禁開始懷疑:「我到底還有沒有奶?」這時候,媽咪應該要高興,因為「你已經達到供需平衡啦!」分泌的乳汁剛好足夠寶寶吃飽,也不會多到讓你的乳房脹痛不舒服,一不小心就乳腺堵塞、乳腺炎。你的身體已經適應寶寶的成長囉~

 

親餵媽咪們可以透過幾個情況觀察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

1.體重有沒有正向成長

2.觀察尿布,一天若有6片沉沉的濕尿布,就代表攝入的奶水量已足夠

3.吃飽的寶寶會把頭轉開,對乳房沒興趣,新生兒此時甚至會滿足的睡著

若沒吃飽的話,寶寶會顯得煩躁甚至哭泣,體重也不會逐月增加。

 

 

雖然大部分的媽媽在經過一番努力後,都有能力分泌足夠的奶量,但有些媽媽真的因為體質關係(乳腺粗細、乳腺的出口數量)、產後出血量過多、甲狀腺水平過高或過低等等因素導致乳汁分泌偏少,這時候的媽媽就盡力而為即可,有多少給多少,甚至先調養好身體,日後再多喝些湯湯水水努力追奶也不遲。

 

 

 

 

 

 

媽媽苦但媽媽說不出?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
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讓媽媽們盡情問問題、找答案、分享喜怒哀樂吧~

 

 

 

 

 

圖片來源:wunderstock

share

過年怎麼吃不發胖?改變「進食順序」這樣吃有飽足感又沒負擔,年夜飯後體重增加靠「這招」快速控制回來

過年怎麼吃不發胖?改變「進食順序」這樣吃有飽足感又沒負擔,年夜飯後體重增加靠「這招」快速控制回來 過年、變胖、營養師、中醫師、蔡雯欣、張家榕、京都堂中醫
share
心動瞬間_

過年吃吃喝喝耍廢,又不怕胖的秘訣學起來!

即將迎來農曆新年年假,終於可以好好的放鬆耍廢了!每到過年,除了和家人們圍爐吃團圓飯,也少不了各種年節零食,天天吃個不停,大魚大肉加上運動量又少,年假過後站上體重計,才會驚覺「完蛋了!」今年年假又特別長,不想要在年後再來辛苦減肥,京都堂中醫蔡雯欣中醫師、京都堂營養師張家榕特別傳授如何聰明吃避免過度發胖,趕快學起來!

 

 

 

進食的順序為:湯、肉、菜、飯、果

source:虞書欣@微博

吃飯順序竟然和發胖有關?!京都堂中醫蔡雯欣中醫師說明,改變飲食順序,能夠有效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降低胰島素分泌,使身體減少囤積過多脂肪。通常在門診,會建議進食的順序為:湯、肉、菜、飯、果

 

 

湯:飯前先喝一碗湯

source:pexels

湯的部分可以在飯前先喝一碗湯,有助於減少胃容積,提升飽足感,並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消化系統運作。建議盡量選擇清湯類為主,濃湯大多為高熱量的湯品。

 

 

 

肉類:海鮮好過禽類、畜類

source:pexels

肉類的部分,代表是蛋白質的攝取,包含豆魚蛋肉類,蔡雯欣中醫師提醒,過年期間年菜很常會出現紅燒肉、五花肉,這類食物要適量攝取,因卡路里高且不好消化。京都堂營養師張家榕建議,可以選擇魚類、貝類、甲殼類等海鮮,平均脂肪含量較禽類、畜類低,且營養豐富,像是清蒸魚就是很好的選擇。

 

 

菜:多攝取高纖維蔬菜

source:pexels

蔬菜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減少醣類、脂肪的吸收消化,還能增加飽足感,提升代謝保持腸道健康,營養師張家榕建議,可以多選擇像是黑木耳、山苦瓜、黃秋葵、青花菜、地瓜葉等,這些都富含高纖維。

 

 

飯:五穀米、糙米取代白米

source:pexles

先吃完蛋白質、蔬菜後,就不會因為飢餓而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助減少熱量的攝取。營養師張家榕建議如果想要吃飯,可以將白米換成五穀米、糙米或是紫米飯,這些米類的營養價值保留完整,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

 

 

果:餐後一拳頭水果

source:pexels

水果內富含的纖維質可促進食物的分解跟吸收,幫助降低腸胃的負擔,在餐後再選擇吃水果,可以幫助消化。不過,張家榕營養師建議,餐後水果分量建議抓一個拳頭大的份量,若吃太多還是會使血糖升高。

 

 

 

除了改變吃飯順序外,張家榕營養師也提醒,烹飪方面時應注意少油、少鹽,避免喝含糖飲料,如果真的不想喝水的話可以選擇無糖綠茶,既可解膩又可促進代謝。若是在年夜飯後發現重了一兩公斤,也不用太過緊張,因為有時增加的體重是水腫所致,只要多補充水分,體重就可以控制回來了。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