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已經知道,多和小孩講話有助於孩子腦部發育,但你有沒有注意你都跟孩子說些什麼呢?有的父母是會把孩子當閒聊對象,報告自己手邊正在做的事情、今天天氣、心情如何,但根據研究表示,想讓孩子刺激語言發展,不僅講話的內容很重要,連語氣、音調都有差別喔!
華盛頓大學的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的主任Patricia Kuhl曾做過一項實驗,他讓7個月大的嬰兒聽兩位成人講話,其中一位用「對小寶寶講話」的方式說話:音調起伏明顯、聲音輕柔、中間略有停頓;另一位則是用「成人方式」講話:一板一眼,音調無明顯起伏。
根據影片中小寶寶的回應,明顯是對「音調明顯起伏」講話方式比較有興趣。除此之外,Patricia Kuhl還發現用這種方式跟嬰兒講話,他們大腦的聽覺皮層區、想要講話的區域也都較有反應。
另外,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曾做過類似實驗,他們對照過許多家庭,一組是用「嬰兒語」和孩子對話;另一組則是用「成人方式」和孩子對話。他們發現「嬰兒語」的對話方式,能讓嬰兒多學會40個詞彙。
其實說什麼內容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不能和嬰兒進行「互動」。華盛頓大學的語言學助理教授Naja Ferjan Ramirez説:「幾乎全世界的人和嬰兒講話都用這種方式:音調起伏明顯、語速緩慢和誇張的語氣,中間還會稍作停留,讓小孩有時間可以參與互動,而這樣的互動聊天方式才是真正促進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Patricia Kuhl甚至還認為,這樣的說話方式才是「人類的母語」,因為不管是什麼國家、說什麼樣的語言,任何人遇到嬰兒都會不自覺用這種模式講話。
除了頻繁對話、互動以外,父母還要注意眼神交流,不打擾他們讓孩子把話講完,這些都是讓孩子「越來越會講話」的必要條件。
雖然每個人都會講話、能「發音」,但認真想想「會講話」這件事還真不簡單。我們的大腦要先理解別人說的話、消化後再組織詞彙,流暢的表達,更會講話的人,也有機會變成演說家、擅長上台演講,這樣的專長在社會中是非常有利的加分條件。所以,從小就打好「講話」的基礎真的很重要喔!
Source: babygaga(1),babygaga(2),CTV,pixabay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