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5位藝人名人齊心挑戰飢餓體驗!響應「齊飢在線,疫起救援」搶救脆弱兒童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超過25位藝人名人齊心挑戰飢餓體驗!響應「齊飢在線,疫起救援」搶救脆弱兒童

超過25位藝人名人齊心挑戰飢餓體驗!響應「齊飢在線,疫起救援」搶救脆弱兒童 飢餓體驗、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行動
share

台灣世界展望會第32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搶救全球因天災、戰火、疫情等原因身陷生存危機的最脆弱兒童,也關懷台灣各角落遭逢重大危機的特況家庭。此刻,台灣還處在Covid-19疫情陰影下,但疫情並未阻擋各界愛心,除了飢餓三十代言人外,超過25位愛心藝人、主播及全台廣播DJ及媒體人響應成為搶救最脆弱兒童之飢餓勇士,陸續挑戰1230小時的飢餓體驗DIY,從7/16開始至今共達成超過350小時飢餓時數的挑戰。

 

 

 

今年上半年度台灣經歷缺水危機、五月中Covid-19疫情爆發,讓這群飢餓勇士們更加感同身受全球脆弱兒童們的處境,呼籲大眾要珍惜所擁有的資源,盡一己之力;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但結合眾人的愛心卻有機會帶來世界轉變。台灣世界展望會代理會長李紹齡呼籲更多愛心民眾跟隨飢餓勇士們的腳步,踴躍響應飢餓體驗DIY,以實際行動關懷世上最脆弱兒童;也邀請民眾報名飢餓三十全新推出的戶外實境體驗遊戲──「莎瑪」,在體驗中貼近難民兒童的心聲。

 

 

 

疫情與缺水讓響應的藝人與名人更能感受脆弱兒童的處境紛紛呼籲要付出關懷與資助的行動堅強地挺過這場疫情。超過25位響應1230小時的飢餓體驗DIY的愛心藝人及名人有:Bii畢書盡、小馬倪子鈞、禾浩辰、宋芸樺、李玉璽、林彥君、茵茵、夏語心、舒子晨、劉品言、鄭元暢(依姓名首字筆畫順序排列)以及愛心主播壹電視主播王欣怡、TVBS主播夏嘉璐(依姓名首字筆畫順序排列),全台廣播DJ及媒體人:台北飛碟電台DJ光禹、POP Radio電臺長/主持人林書煒、新竹IC之音電台DJ高媺翔、台中大千電台DJ小倩、台中好事電台DJ阿晃、台南城市電台DJ小喬、台南勝利電台DJ蘇芳芸、高雄中廣電台DJ子琳、高雄主人電台DJ 飄飄、中廣花蓮台/花蓮縣記者協會理事長梁國榮、教育電台花蓮分台趙佳韻(依北中南東及姓名首字筆畫順序排列),以及TODAY看世界主持人范琪斐、敏迪選讀主持人敏迪,皆陸續響應1230小時的飢餓挑戰。

 

 

 

2017年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一同遠赴衣索比亞探訪飢餓兒童的Bii畢書盡和李玉璽,選在8/3一起體驗30小時飢餓,兩人都在飢餓的過程中,回想當年非洲關懷行的點點滴滴;而疫和台灣缺水的經驗,更讓兩人對於全球脆弱兒童的處境更加感同身受。Bii畢書盡分享,「很擔心疫情之下的非洲孩子們,是否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可以獲得妥善照顧。這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事,也帶走了許多人,原以為身體健康是一件簡單的事,現在卻變得艱難!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堅強,挺過這場疫情。」李玉璽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台灣缺水的情況,讓我想起當初關懷行時,看到水資源對當地居民的重要性;反觀過去我們可能因為隨手可得,就不太珍惜。所以也要提醒大家要節約用水,不要浪費水資源!」兩人也特別想和台灣第一線的醫護和防疫第一線工作人員說聲辛苦了,「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還能健康的我們。」

 

 

 

小馬倪子鈞也加入飢餓勇士的行列:「這場疫情讓人與人的關係隔開,但也因為信仰,可以把大家凝聚再一起!脆弱兒童需要關注,希望大家能認同施比受更有福,不只幫助台灣的孩子、也幫助世界上許多需要幫助的孩子。若對於這件事情有感動,千萬要跨出去這一步,做該做的付出!」台中大千電台DJ小倩同樣參與飢餓體驗30個小時。小倩表示,近期台灣疫情,更是讓許多人的收入受到影響,「特別是許多台灣弱勢家庭的生計,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所以邀請大家可以發揮小小的心意一起來做公益,響應飢餓三十捐款,讓受氣候變遷、疫情影響下的孩子可以好好的活下去。

 

 

 

透過飢餓體驗 「看見別人的需要,小小的舉動匯集起來也可以造成改變 !」每年都不忘參與飢餓體驗的宋芸樺表示,以往飢餓三十都是在活動中和大家一起體驗,這兩年雖因疫情獨自在家完成體驗,但感動不減,「不間斷地響應飢餓體驗是希望提醒自己,盡可能地不浪費每份餐點、每個食材,並珍惜每口食物跟感謝生活中的美好。也希望藉由參與這個活動,讓更多人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面臨飢餓的危機,希望號召更多人一起來幫助兒童。」林彥君也透過臉書和粉絲們分享飢餓體驗心情:「飢餓過程總提醒我,此時此刻,世界上有很多人正處於飢餓或是缺乏的困境中。希望我都能打開自己的眼睛,看見別人的需要!即便力量多渺小,只要努力不放棄,世界會轉動的!」

 

 

 

第一次挑戰飢餓體驗30小時的禾浩辰則是希望自己的小小力量,能喚起更多朋友響應,「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面臨飢餓,同時也有食物過剩或是浪費的行為正在發生。每個人小小的舉動,不管是珍惜食物或是能力範圍內的付出,都可以改變別人的一生!」台北飛碟電台DJ光禹則說,參與飢餓體驗,可以提醒自己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每天都在經歷比30小時更久的時間,「所以我們要更珍惜食物,也要更樂於幫助。尤其是看到最無辜、幼小的孩童,面對他們完全無能為力的飢餓時,那種感覺真是叫人心疼!」

 

 

 

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持續於各地搶救脆弱兒童  

呼籲大眾一同響應

32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在26個脆弱國家,針對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糧荒地區、受戰火及暴力衝突的脆弱地區、及受疫情重創的印度、尼泊爾等國家,提供最快速即時的回應,共計推動41個緊急救援計畫,幫助約450萬人次受益。此外,也持續關懷受疫情影響之台灣脆弱家庭,提供民生物資、特況扶助金等即時幫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為幫助國內民眾更加體會難民兒童的處境與需要,第32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更特別推出結合虛擬和實體的戶外實境體驗遊戲──「莎瑪」,透過真實故事改編的切身體驗,帶領參與者改變視野、拉近與脆弱兒童的距離,進而採取行動。

share

幫寶寶拍嗝不是必要?醫師建議拍嗝3姿勢+5大注意事項

幫寶寶拍嗝不是必要?醫師建議拍嗝3姿勢+5大注意事項 寶寶、拍嗝、脹氣
share
心動瞬間_

原來也可以不要拍嗝!

「寶寶喝完奶,順手拍個嗝」似乎是每位新手爸媽都會做的事,然而,這樣的動作可能是不必要的?甚至還造成寶寶的不適?我家的寶寶需要拍嗝嗎?怎麼拍嗝才正確?一起來更新育兒的新知!

 

 

 

滿臉倦容新手媽咪筱婷帶著1個月大,體重為4.5公斤順峰寶寶到門診提到:為什麼寶寶每餐吃母乳120cc,拍打個半天都不打嗝,且每天吃飽後,便在媽咪懷裏甜蜜地進入夢鄕。為此,她自寶寶出生到現在都沒有好好睡個一覺!而同樣1個月大有著4.6公斤的寶寶小明,每餐吃配方奶粉後,媽咪持續地分次拍打嗝,卻仍一樣不斷溢奶,出生體重至今成長不少…只是常常伴隨半夜哭鬧不安的腸絞痛。而媽咪也因自己太累,在產後一個月時就先瘦身2公斤多…。相信這樣育兒經驗,幾乎是每位父母親心中,用眼淚寫下永遠無法抹滅的幼兒成長日記。

 

 

 

拍嗝可減少寶寶不適?

寶寶喝完ㄋㄟㄋㄟ之後,大人抱著寶寶拍打嗝常是兒科醫師、護理人員及父母對傳統照顧新生兒建議的基本步驟,目的是希望藉由拍打嗝的動作,使得累積在寶寶食道、胃裡的空氣排出,減少脹氣、胃腸不適、腸絞痛或溢吐奶的頻率。但其實拍打嗝本身的成效,在科學硏究證據上是欠缺的!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詹偉添指出,至今並無足夠關於「幫寶寶拍打嗝可減少不適」的相關醫學實證。相反地,2015年一月份刊登在醫學雜誌(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一篇「以拍打嗝預防健康嬰幼兒腸絞痛或溢吐奶」相關硏究指出「寶寶拍打嗝硏究組別無法減低腸絞痛不適外,且會比不拍打嗝對照組增加每週發生溢吐奶4.3倍高的機率」這樣的結論,也引起《科學新聞》在2016年9月相關報導。不過,詹偉添醫師表示,這篇來自印度的研究本身也有其限制,包含個案數不多,總共只針對71對媽咪與寶寶進行硏究,同時拍打嗝技巧及操作,也沒有全程被監察,且施測者和受測者並非都不曉得真實受測內容或測試目的的雙盲試驗。因此,欲想以此推翻或改變這源習己久的臨床育兒建議,相信仍需更多硏究、足夠科學證據及時間。

 

 

 

為何寶寶的肚子有空氣?

拍打嗝的目的是希望帶出寶寶肚肚內的氣體,然而為何寶寶的腸胃會累積不少空氣?詹偉添醫師解釋,寶寶肚肚空氣來源可能經由下列三種情况產生:

 

1.經由口中吞入

當寶寶喝ㄋㄟㄋㄟ時,特別是使用奶瓶喝配方奶的寶寶,可能邊吸奶邊將空氣也吸下肚,此時若又選用了不適當的奶嘴孔──洞孔太大,一下子就吸了很多奶洞孔太小,寶寶要用力吸吮才吸得到奶,兩種情況都會同時吞入較多的空氣。

 

2.過敏或消化不良產生

配方奶中,大部份是動物蛋白,可能會引發過敏,其所含有碳水化合物,也可能讓寶寶消化不良,在腸道內產生許多氣體。

 

3.腸道中消化食物本身

食物在腸道消化,特別是經大腸細菌作用時,就會產生氣體。這些都會使得寶寶肚肚不舒服,此即為寶寶滿肚子氣的重要因素。

 

 

 

如何避免寶寶吞下過多的空氣?

從理論及臨床上來看,親餵母奶的寶寶因為吸吮而吃下空氣的機會就較少。不過,詹偉添醫師指出,如果哺乳媽咪吃了許多易產生氣的食物,像是碳酸或蘇打氣泡飲料、豆漿、牛奶、起士、花椰菜,冰淇淋,乳酪或是過敏食物…等,都會讓寶寶吸了母奶之後,產生相對較多的氣體。詹偉添醫師建議,若使用奶瓶餵奶,挑選合適的奶嘴孔,奶嘴孔的洞孔有大小尺寸之分,設計也有圓孔、十字孔,除了挑選適合寶寶月齡的奶嘴之外,每個寶寶的生理及使用狀況都不同,應該根據實際情形而定。

 

 

 

寶寶到底需不需要拍打嗝?

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及育兒新手媽咪指引之中均指出,拍打嗝的動作對於寶寶有其幫助,但事實上,有些寶寶沒有被拍打嗝也能夠安然入睡,睡得很舒服,所以,詹偉添醫師認為,不是每個寶寶都需要拍打嗝。詹偉添醫師認為,從傳統觀念來看,如果寶寶以奶瓶餵奶建議拍打嗝,但若從新的觀念來看,特別是餵母奶的寶寶吞下去的氣體本來就不多,不用刻意拍打嗝。如果寶寶平時睡眠品質佳、成長發育又良好,當寶寶喝奶後安穩睡著,就不需要再抓起寶寶來拍打嗝。

 

 

 

拍打嗝的3種姿勢

面對身體還是軟趴趴的新生兒,新手爸媽可能連抱都抱不好,怎麼拍打嗝呢?一般建議有三種姿勢來拍打嗝。

 

Pose1.肩上趴姿

在大人的肩膀上放置一塊乾淨的紗布或口水布;扶住寶寶的頭及脖子,讓寶寶採取趴姿,使寶寶的上身靠在大人的肩上大人一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另一手輕輕拍寶寶的上半身。

 

Pose2.腿上坐姿

將紗布或口水布墊在大人的大腿上;讓寶寶坐在大人的大腿上,身體稍微有些往前傾;大人一手使用虎口托著寶寶的下巴注意不要壓迫到呼吸道;再輕柔的拍寶寶的上半身。

 

Pose3.腿上趴姿

在大人雙腿上墊著紗布或口水巾;大人一手一托著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側趴在大人的大腿上,臉是側著面對著大人,注意頭部位置一定比身體高,否則血液往下流,寶寶會感覺不舒服;另一手輕柔地拍寶寶的上半身。

 

 

 

錯誤澄清:逆時鐘搖晃法

網路盛傳,把喝完奶的寶寶直立地抱起來「逆時鐘搖晃」就可以快速打嗝?!詹偉添醫師表示,這樣的作法既沒有根據,也無經臨床研究及獲得國內護理界支持;在搖晃之下的寶寶,可能產生暈眩而嘔吐;一不小心,還有搖晃症候群的可能性,爸媽可別胡亂聽信謠言!

 

 

 

拍打嗝5大注意事項

新手爸媽瞭解了拍打嗝的3種姿勢,知道如何幫寶寶拍打嗝之後,還有什麼其他需要注意之處呢?

 

1.時機:喝到一半+喝完奶

一般建議拍打嗝的時間有二:(1)配方奶喝了一半,也就是大約2~3盎司(約60~90cc)若為親餵母奶的寶寶,就是餵完一邊乳房時;(2)喝完ㄋㄟㄋㄟ之後,可以嘗試拍打嗝。

  

2.時間:傳統認為20~30分鐘

傳統認為需要花上20~30分鐘的時間來拍打嗝,不過,其他國家護理育兒指引則認為若是拍了幾分鐘,寶寶並無不適及感覺十分舒服,或已經打嗝時,就不建議繼續拍打。

 

3.力道:輕柔拍拍背

拍嗝的力道一定要溫柔,不需要像拍痰一樣手還弓起來,輕柔拍拍寶寶的上半身或是由下往上地揉即可。

 

4.月齡:拍到4~6個月

一般建議拍打嗝至寶寶4~6個月大,這是因為6個月以後的寶寶其消化系統較為成熟,不過仍應視寶寶的狀況而定。

  

5.留意:寶寶的口鼻狀況

拍打嗝時,大人務必隨時以眼晴餘光留意寶寶的口鼻狀況,倘若嘴唇顏色有變化,或是溢吐奶時就應該趕做適當緊處理。

 

 

 

拍打嗝不是治溢吐奶的祕方!

不管有沒有拍打嗝,吃了奶的寶寶應該要穩定成長發育,若是溢吐奶寶寶的吐奶呈現噴射狀、帶有黃綠色或血絲嘔吐物、體溫過高…等症狀時,勢必腸胃或身體出了些狀況,詹偉添醫師提醒,出現以上症狀的寶寶即便再多麼努力拍打嗝也沒有用,必須求助於小兒專科醫師。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超有效「嬰兒排氣操」!防脹氣、解便秘,圖解教學跟著做

泡奶、瓶餵、拍嗝,超實用圖解!快看你做對了嗎?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