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陪伴高敏兒的技巧:事先預告、給予冷靜區!專家提醒:家長也要為自己設下情感界線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5個陪伴高敏兒的技巧:事先預告、給予冷靜區!專家提醒:家長也要為自己設下情感界線

5個陪伴高敏兒的技巧:事先預告、給予冷靜區!專家提醒:家長也要為自己設下情感界線 高敏感特質、高敏兒、情緒控制、親子陪伴
share
心動瞬間_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不是一種缺點...家長要做的就是提供陪伴,給予充足的時間跟空間,讓他們恢復冷靜、穩定心情。過程會很辛苦,但專家提醒爸媽也要多照顧自己的情緒。

家有高敏兒是件辛苦的事情……高敏兒情緒起伏大,在一般人的眼裡他們可能很情緒化、或是很容易走心,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身邊的人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陪伴、安撫,有時候也很需要看一些大家常推薦的正向教養專家的文章來為自己提供一點正能量。

 

source:unsplash

根據高敏基金會創辦人Jadzia Jagiellowicz博士的觀察,表示這社會上有大約1/3的人都「高敏感特質」。Jadzia博士:「有高敏感特質的人對事物感受非常強烈,容易被周遭環境、他人的言行舉止、情緒給刺激;而且也很講求公平,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他是愛計較,但其實他們很怕自己是不是被討厭、或是做錯事,因而衍伸出來的愧疚感、羞恥感;此外,高敏感特質的人記憶力也很好,尤其是對負面經驗的記憶力更是持久。」

 

 

身為高敏兒的父母,其實可以做以下5件事盡量讓孩子穩定地融入社會:

陪伴高敏兒的技巧1.給予同理心

source:unsplash

為什麼同理這麼重要?回想我們自己在爆炸的時候,最不需要的就是訓話、或是理性的溝通,我們最需要的反而是有人懂、有人無條件的陪伴,有時候這些陪伴就足以安撫情緒了!甚至順著他人的附和,我們也能更清楚自己在意的地雷是什麼,不再鑽牛角尖。

 

 

陪伴高敏兒的技巧2.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source:Pexels

看到孩子哭鬧,我們第一直覺都會覺得「他又生氣了!」哥哥跟他開玩笑—生氣;媽媽出門不跟他說—生氣;別人有糖果但他沒有—生氣。但有時候這些情緒不只是生氣,可能還包含了委屈、害怕、沮喪,或是羞愧。

 

Jadzia博士建議父母們可以準備情緒卡,帶著孩子認識自己的潛在情緒:除了生氣以外,你真正感覺是什麼?如果能真正辨認出自己此刻的感覺,我們也就能有效地處理、消化,未來也能更好的控制自己。

 

 

陪伴高敏兒的技巧3.提前帶孩子適應環境、事先預告

source:Pexels

這是另一種更具體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孩子更多時間適應、事先預告:既然孩子很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那我們就是先陪伴他適應新環境,或是預告接下來的行程、預告孩子事情可能會有的改變,例如帶孩子認識新校園、開學前就逐漸穩定作息、告訴他即將會接觸到什麼人。讓外界的刺激漸進式的影響他,他的衝擊也不會這麼強烈。

 

 

陪伴高敏兒的技巧4.提供冷靜區、給他們時間恢復冷靜

source:Pexels

小孩都會有自己的天生氣質,而「高敏感」就是其中一種人格特質,不是病、也不是缺點,他就是個性比較敏感,對外在刺激比較容易受影響,也更容易感到疲倦,這時候如果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冷靜區、給他們一點時間,會對他們的情緒恢復很有幫助!

 

 

陪伴高敏兒的技巧5.不帶個人化的批評

source:Pexels

就算是高敏兒,該教的生活規矩還是要教,但面對批評、懲罰,我們可以想見這對高敏兒的衝擊有多大,好像一件事情做不好、就是全盤否定他這個人一樣。因此Jadzia博士特別提醒父母,教養高敏兒時,盡量用客觀的、就事論事的口吻評論:「因為你沒寫完作業」、「因為你在餐廳大吼大叫」。

 

 

家長也要保護自己,為自己設下情緒的界線

source:unsplash

最後,Jadzia博士安慰父母:「不用背負孩子的情緒的責任,你也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面對失控、暴走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會急著想安撫、穩定孩子的心情,越是安撫不了,大人自己也會越心急,對哭鬧、尖叫也會更沒耐心,最後自己也有可能失控。Jadzia博士提醒父母也該為自己設下界線,如果真的安撫不了,暫時離開一會兒也沒關係,我們要做的事在孩子需要時陪伴、注意他們的需求就好。

 

 

 

Source:Parents,Highly Sensitive Society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share

看得到吃不到!還原度超高擬真章魚燒、草莓大福竟都是木雕藝術品?

看得到吃不到!還原度超高擬真章魚燒、草莓大福竟都是木雕藝術品? 木雕、雕刻、美食
share
心動瞬間_

放在餓昏了的人面前...肯定毫不猶豫咬下去吧!

欣賞藝術作品時,一般都是眼看手勿動,因為真跡天下無雙,不能輕易重製;觸摸更可能增加作品損壞或是被外來物質侵蝕的風險,影響作品的品質和保存性。不過有些作品,它的模仿程度逼真得令我們不得不伸手確認作品的質感,好讓我們將它們從實物中分辨出來。

 

 

日本木雕藝術家Kibori no Konno以製作異常逼真的木雕食品、工藝品聞名,他將不起眼的木塊刻成媲美實物的複製品。藝術家細膩的雕刻工藝足以欺騙我們的雙眼,迫使我們即使看到美食當前,都要謹慎的再三確認這到底是食物還是藝術家的木刻仿製品。

 

 

 

Kibori no Konno是一位木雕藝術家,早前因著疫情關係讓他經常留在家中,使他多了不少空餘的時間投放在他的木刻創作。這那時候開始,他便嘗試把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社交媒體上。起初,Kibori no Konno把木頭雕刻成美味佳餚源於某天他觸摸了一粒咖啡豆,咖啡豆的觸感與木頭的感覺有些相似,因此勾起了他的興趣嘗試模仿咖啡豆的紋理、色澤,製作以假亂真的食物雕塑。結果,Kibori no Konno的咖啡豆雕塑很快就以人們難以置信的像真度得到網絡廣泛的討論和關注。他亦繼續挑戰自己,嘗試創作更多木刻仿製品。

 

 

 

Kibori no Konno的木刻雕塑不單模仿實物的形狀和顏色,甚至連食物的口感和質地也會盡量忠實地還原。一般的雕刻只需要基本的雕刻刀和電動木刨便能夠大至把木材雕刻成理想的形狀,然而藝術家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把毫無透明感的木塊營造出如真實食品般流動、通透的層次。Kibori no Konno的名作「木雕咖啡」為了令作品看起來更加真實,就花了長時間把杯中的「咖啡」刻成具有動感的液體形狀,然後再以丙烯顏料和清漆為雕刻上色和拋光,務求連咖啡面上浮動的氣泡都逐一還原呈現。Kibori no Konno作品的驚豔,乍看之下,好像能夠給人聞到咖啡傳來的香氣。

 

 

 

Kibori no Konno不時會把木雕的製作過程拍成影片與大家分享,見證作品從一塊木頭,一邊上色一邊進行微調,到最後與實物作左右對比更加令我們感受到藝術家精湛的手藝。Kibori no Konno的每件作品平均需要用上一個星期才能完成,例如他的雞蛋木雕,蛋黃上閃閃發光的波紋根本叫人分不清這到底是否一個在木頭上裂開的雞蛋。藝術家以砂紙進行更細緻的打磨,再使用顏料層層上色、處理陰影,把透明的蛋白自然的木板融合,完全顛覆了以往我們對木刻製品的印象。

 

 

 

除了美味佳餚,kibori no konno也會創作像是顏料、畫筆等工具的微型雕刻,一樣能從這些作品中發現藝術家優秀的雕刻技藝,有興趣的讀者可到他的社交媒體或個人網站上觀看。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日網瘋傳1張咖啡相「竟是木雕」逼真程度直達100% 連泡泡都還原

AI藝術革命|意大利雕刻機器人自主編程做創作 雕刻家將被取代?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