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火鍋推薦,台灣狂潮店 排隊宵夜名店,客家鹹湯圓變火鍋,剝皮辣椒雞也好讚,宵夜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台中火鍋推薦,台灣狂潮店 排隊宵夜名店,客家鹹湯圓變火鍋,剝皮辣椒雞也好讚,宵夜

台中火鍋推薦,台灣狂潮店 排隊宵夜名店,客家鹹湯圓變火鍋,剝皮辣椒雞也好讚,宵夜 台中美食、台中火鍋、台中吃到飽、台中火鍋吃到飽、台中西屯美食
share

台中火鍋推薦狂一鍋 台中漢口店台中西屯區最夯的台式火鍋,台灣狂潮店,將台灣小吃變成火鍋,共有10多款的台式爆炒湯底。 新品客家鹹湯圓變火鍋超特別,剝皮辣椒雞鍋也好讚,營業時間到凌晨1點,夜貓子首選的排隊宵夜名店,台味正流行你一定要試試融合台菜和火鍋的台式火鍋。

 

詳細圖文請至原文出處:台中火鍋推薦│狂一鍋 台中漢口店,台灣狂潮店 排隊宵夜名店,客家鹹湯圓變火鍋 台味正流行,剝皮辣椒雞鍋也好讚,營業時間到凌晨1點夜貓子首選

 

店家資訊

台中火鍋推薦

狂一鍋 台中漢口店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漢口路二段221號1樓

電話:04 2315 7888

營業時間:11:30–15:00,17:00–01:00 (週六日中間不休息)

 

上次跟大家分享過東區精武東路上的狂一鍋 台中精武東店,當時對狂一鍋的鍋底就超級印象深刻,今年3月底在台中市西屯區漢口路二段上新開幕台中漢口店,醒目的綠色招牌加上寬敞的環境,以超狂的速度吸引排隊人潮。 加班到太晚、或是想吃宵夜,但是好多店家都關門了,這時就可以來狂一鍋好好大吃特吃,營業時間到凌晨1點,立馬成為夜貓子的宵夜新選擇。 狂一鍋 台中精武東店的分享文章給大家參考,裡面有介紹雙瓜蛤蜊鍋、功夫排骨酥鍋、海鮮三品是這次沒分享到的喔。

將小吃變成火鍋最有創意的鍋底在這裡,蔬食吧芭樂汁霜淇淋免費無限量吃到飽台中火鍋推薦狂一鍋 新台式火鍋_封面 這時候的用餐時間大約是平日晚上六點,就已經有相當多人來用餐,看剛剛的店外觀就知道,這天還下雨,即使下雨也敵不過大家想吃火鍋的渴望啊。   狂一鍋店內位置數蠻多的,座位以4-6人的位置數為主,而且環境上也相當寬敞舒適,牆壁上還有標語,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我說了涮、無所畏就是狂...等等,真的很狂耶。 店內的霓虹燈招牌,真的有夠台。

蔬食自助吧,自取無限吃到飽,提供快30種的蔬食火鍋料,想吃什麼自己拿。 台式火鍋一定要搭上很台的飲料啊,黑面蔡楊桃汁、煉糖烏梅、台灣芭樂汁、無糖茉莉綠茶,黑面蔡楊桃汁跟台灣芭樂汁外面比較少見。 上次喝過台灣芭樂汁之後就念念不忘,所以第一杯就先選台灣芭樂汁,再來還有試試黑面蔡楊桃汁,真得很古早味的楊桃汁,酸甜解膩也很不錯呢。 木瓜牛奶霜淇淋,台式經典口味也是一定要有的啊,吃完火鍋記得來點DIY的手擠霜淇淋蠻有趣味的呢。 店內還有狂拍手拿板,可以拿著拍照打卡超特別,中間白色空白的狂拍手拿板還可以用白板筆寫字,我是____狂,自由發揮無限創意。

狂一鍋 新台式火鍋提供299元起享10款台式爆炒湯底,蔬食自助吧+黑面蔡楊桃汁、煉糖烏梅、台灣芭樂汁、無糖茉莉綠茶+木瓜牛奶霜淇淋DIY免費無限量供應吃到飽,以這個價位來說真的很超值。 共鍋不抵單點,需收10%清潔費每人低消為一份套餐共鍋費 $199可享自助吧,101-120公分酌收共鍋費 $99,121-140公分酌收共鍋費 $149,141公分以上以成人計算,素食者提供蔬食湯底

剝皮辣椒雞鍋 經典和牛 $599。

剝皮辣椒雞鍋,湯頭清甜又帶點嗆辣,味道很清爽爽口,會讓人一碗接一碗喝湯的那種,建議還沒有煮料的時候,先來碗最原始風味的剝皮辣椒雞,溫暖在心頭,雞肉肉質也很鮮嫩多汁。  喜歡吃和牛的朋友一定要點上經典和牛,看看這美麗的油花,一片的大小就是這!麼!大!涮入剝皮辣椒雞鍋,幾秒就可以,軟嫩度更不用多說,牛肉的鮮味在口中散開來真的太幸福了。 剝皮辣椒雞鍋真的很推薦給大家,煮什麼都很合適,而且味道上相對清甜,一喝就會從此愛上剝皮辣椒雞鍋的。

客家鹹湯圓鍋 板腱牛 $409。

小時候真的超愛吃客家鹹湯圓,沒想到可以融入火鍋中,真的太酷、太特別了,喜愛台灣小吃客家鹹湯圓的你們就可以來試試新品客家鹹湯圓鍋。 材料準備好後,店員會在桌邊爆炒鍋料,而且也會附上隔板避免爆炒時濺出來。 五花肉、香菇蝦米、蒜苗依序爆炒後,再加入柴魚高湯以及湯圓,最後放上香菜(店員有貼心詢問是否吃香菜),客家鹹湯圓鍋就完成了,懷念的客家鹹湯圓味道立馬撲鼻而來。 客家鹹湯圓鍋的湯頭很濃郁,就像小時後記憶中的客家鹹湯圓,而且料給的一點也不手軟。 板腱牛涮入客家鹹湯圓鍋,除了本身的牛肉香氣外,還多了點客家鹹湯圓的味道,懷舊復古滋味讓人難忘。 蔬食自助吧的食材種類眾多,自取無限吃到飽,絕對會吃飽飽。 附餐可以自由搭配,關廟細麵、關廟拉麵、關廟刀削麵、鍋燒意麵、台灣的軟Q白飯、吃鍋就要配雞蛋,特別的是麵類選用台南在地的關廟麵。   活力梅花豬150g,鮮甜的豬肉,帶點豚骨的香氣,吃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肥膩。 軟嫩雞腿150g,雞腿肉軟嫩多汁,份量上也很足夠,用剝皮辣椒雞鍋的湯頭煮真的好美味。

 

台中其他火鍋吃到飽餐廳

全台最大宵夜火鍋集團樂多多集團旗下爆紅名店肉多多火鍋,海陸雙絕超威猛

鍋好日,350元起個人火鍋/火烤兩吃吃到飽,熟食炸物飲料冰淇淋無限暢飲

築間幸福鍋物,網美蒂芬妮藍平價鍋物套餐,飲料冰淇淋無限暢飲

288元起鍋物套餐,滷味炸物冰淇淋飲料自助吧吃到飽超划算,丹水滾鍋物

太平平價火鍋,249元起,自助吧吃到飽,IG打卡麋鹿,寵物友善,清饌鍋物 

作者
芯小荻
哈囉,我是芯小荻,喜歡紀錄、喜歡分享,以台中為主的美食和旅遊,跟著小荻一起挖掘更多好吃又好玩的吧!
follow
share

2025節氣「大寒」將至!養生旺運方法、6大禁忌要注意,不吃生冷食物、要早睡晚起才會旺

2025節氣「大寒」將至!養生旺運方法、6大禁忌要注意,不吃生冷食物、要早睡晚起才會旺 大寒、習俗、禁忌、小孟老師、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進補
share
心動瞬間_

1月20日迎來大寒!

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意謂著酷寒,溫度低、風大,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過了大寒就是春分。2025年大寒在國曆1月20日,這時候也是進補養生的好時機,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特別分享了大寒傳統習俗與禁忌,妞妞們不妨多加留意,新的一年迎好運。

 

 

大寒養生旺運方法1喝粥、喝熱湯

source:pexels

大寒的寒在中醫裡稱為陰邪,在寒冷的節氣之中,用熱湯可補身體,建議可以喝粥,不僅可以養胃還能讓身體暖,若用羊肉、豬大骨、烏骨雞、鱔魚來熬煮成湯,能旺氣血使精力旺盛,外出也不怕寒冷。

 

 

大寒養生旺運方法2多吃龍眼、黑芝麻、山藥、核桃

source:pexels

大寒天多吃龍眼、黑芝麻、山藥、核桃能讓身體暖和抗寒,還能避免寒氣滲入骨頭,造成骨頭痠痛。

 

 

大寒養生旺運方法3睡前泡熱水澡

source:pexels

外出回家的人,可在大寒天裡睡前泡個熱水澡,能讓筋骨舒緩,還能活絡筋骨,避免冷冬造成骨頭過度僵硬。

 

 

大寒養生旺運方法4採買年貨

source:pexels

大寒節氣,大多與農曆年接近,因此古代人,開始在這個日子採買年貨,春節禮品,準備祭祀祖先物品,購買春聯與新衣物,也代表年末。

 

 

 

「大寒」習俗與禁忌1切忌食生冷食物

source:pexels

大寒切記不可以吃冰冷食物,吃太多冰冷食物容易手腳冰冷,寒氣太重,也容易引發頭痛氣血不順。

 

 

「大寒」習俗與禁忌2不宜過早外出

source:pexels

大寒天氣寒冷,一些長輩年紀大的人若太早出門,心血管收縮比較不舒服,當日需早起者建議要多穿衣服,做好保暖工作。

 

 

「大寒」習俗與禁忌3不要激烈運動

source:pexels

大寒天氣較寒,過度跑步運動,容易導致心血管收縮劇烈,此外大量出汗也容易使皮膚毛孔打開,若不慎被寒氣入侵容易遭來感冒身體不適。老人也容易有心血管的疾病發生,因此大寒應避開過量運動。

 

 

「大寒」習俗與禁忌4早睡晚起

source:pexels

俗話說「秋冬養陰」,而一天晚上21點開始就是陰氣的開始,因此大寒後最好早睡晚起,睡眠時間睡長才能補足精氣,讓我們身體不斷活化。

 

 

「大寒」習俗與禁忌5少喝酒

source:pexels

大寒天喝酒容易有短暫發熱感,但等熱感消退時體溫會極速下降,輕者感冒,重者容易使人失溫。

 

 

「大寒」習俗與禁忌6暖氣不宜過強

source:pexels

天氣寒冷,待在室內很多人會習慣開上暖氣,小孟老師提醒,在大寒時節暖氣不宜開太強,以免皮膚過於乾燥。

 

 

傳統民間習俗僅提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

share
妞活動 _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