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日常對話3大要領,用「提問力」養成孩子的自學力!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掌握日常對話3大要領,用「提問力」養成孩子的自學力!

掌握日常對話3大要領,用「提問力」養成孩子的自學力! 親子互動、溝通、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生
share
心動瞬間_

如何運用「提問力」養成孩子的自學力?品學堂執行長黃國珍和多位中小學老師在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進行精采的討論,也歸納出師長提問應該把握的3大要領:用提問代替批判、接球每個回答、不要給標準答案。

當孩子說:「媽媽你知道如何保養電池嗎?可以用熱水泡喔!」大人們會怎麼回答?「如果直接批判會變成質問,不是提問,所以絕對不行!」台北興雅國中老師陳珮汝在《親子天下》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分享,家長和孩子互動時,如何有效的提問、避免犯下打斷孩子思考的錯誤。

 

source:曾千倚攝

這場論壇以「閱讀素養X提問力」為主軸,邀請品學堂執行長黃國珍、台南一中老師何興中、新北市光華國小老師陳香吟、陳珮汝共同與談。有不少人透過 Slido 線上詢問:如果學生懶得思考,該如何觸發孩子思考呢?如何精準提問?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浮升出現在視窗中,與談者紛紛接招,提出3個實用建議招式:

 

招式1.面對提問不批判

source:unsplash

陳珮汝分享,自己正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大兒子做了很好的示範,面對從網路影片學來的「電池保養術」,不是急著阻止弟弟發言,而是一步步引導提問、回饋:「你知道電池的發電原理是什麼嗎?影片步驟中有沒有用一個密封袋裝電池?以前我們遇過電池很快沒電的時候啊,在寒冷的北海道時我們怎麼做?」

 

陳珮汝說:「孩子的提問力,就是這樣從生活中對話養成而來的。以前的提問,爸媽想知道的是孩子的想法合不合於價值標準?但現在我在家裡的提問,會更想知道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近年來已成為知名「閱讀理解」專家的黃國珍指出,過去的教育習慣大量給予學生知識,但現在的教育應該重新檢核,學生能否理解資訊可能扭曲、去脈絡化的情境,再調度資料,運用自己的自主學習力將新知識創造出來。

 

黃國珍特別提醒大人要注意,向孩子提出問題,不該是刻意挑戰孩子的知識涵養,而是有意增加孩子延展思索的機會:「我們的問題不是要讓學生覺得,怎麼辦我不會、我很無知、我是無能的,原來我是不用功的孩子,我們要注意的是,如何用提問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黃國珍說。

 

招式2.孩子的每個回答都要努力「接球」

source:unsplash

陳珮汝建議,提問後有沒有給予孩子回應很重要:「為什麼我的課堂會有學生搶著要表達?因為我會接每一個學生回饋的球,就算想法是不嚴謹的,我也會問其他孩子:有沒有人有不同想法?」她強調:讓每個回饋都有討論價值。當1個問題有8個學生想做出提問、反饋,每個人都站在不同視角時,課堂就能激盪出更精彩的火花,自然也會有更多的學生「願意買單」專心上課。

 

招式3.不給標準答案,啟發孩子思考力

source:unsplash

擔任國小社會科老師的陳香吟也不諱言,在教學現場有很多的國小生,可能因為知識背景不是那麼足夠,對於學習沒有進一步的想法、目標,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接受大人下的「指令」。但是大人可以試著將孩子往前推一把,透過「破框」引導孩子發現問題。手邊的課本就是教材,可以藉此詢問孩子:為什麼課本要給這些元素和訊息?再去思索答案。

 

陳香吟也提醒家長,過去大人們可能面對小學生的社會課作業態度是:趕快寫、趕快抄答案,寫完就可以去玩了。但是這樣的情境,卻很可能扼殺孩子面對生活中任何教材的耐心和好奇心。「沒有標準答案,才會是啟發孩子思考的最基礎」陳香吟說。

 

 

source:台南一中@Facebook

在台南一中的探究實作課程,便能看見師生相互引導提問造就的課堂精彩。「學生在課堂上提問:米蟲要不要喝水?喜歡辣椒嗎?但正常的課本怎麼有這樣的問題?」何興中說,108課綱後高中的學習風景正在改變,當學生有了目標,即便是看來搞笑的問題,到最後經過實驗,還會願意挺身捍衛自己的實驗結果。「以前通常學生只會捍衛分數,這些是我們教室裡沒有看過的」何興中說。

 

面對翻轉教育,「不只學生不適應,老師也不適應,現在的老師要承認我不知道答案,或是假裝不知道,有意識的問問題、進行反問,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何興中說。但當老師的教法改變、選擇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一起面對未知挑戰時,教室風景就能看見學生為了知識爭執、捍衛、評論⋯⋯各種充分展現學習動機和自主性的表現,不斷在課堂上出現。

 

 

 

【延伸閱讀】

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如何培養未來人才?綠藤創辦人:不干預是最高招的父母

想培養心智強大的孩子就別做這13件事:把孩子當宇宙中心、屈服於「罪惡感」

孩子學習不要急著插手!日本教養專家分享培養「聰明孩子」的3+1原則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share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10看點!真實還原311關鍵七日、前線奮戰超催淚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10看點!真實還原311關鍵七日、前線奮戰超催淚 Netflix、Netflix日劇、日劇、核災日月、TheDays、役所廣司、311地震、福島核災
share
心動瞬間_

起雞皮疙瘩...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這場地震不僅夾帶了多次的餘震,更造成海嘯突襲,任誰都無法忘卻當年事件的慘況。伴隨而來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也為日本帶來重創,甚至差點導致政府及經濟垮台,而除了在場奮戰的前線人員們,沒人能夠知曉真實的事發經過。在311地震的12年之際,Netflix所製作的日劇《核災日月(The Days)》也已於6/1正式上線,究竟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1.

改編真人真事

source:Netflix

《核災日月》的劇本是以門田隆將的《見過死亡深淵的人: 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500天紀實》為原形,並以廠長吉田昌郎生前發表的《吉田調書》、東京電力的《福島原子力事故調査報告書》為輔來撰寫。真實還原地震事發後的關鍵7天,從現場人員、政府、企業的多方視角出發,試圖找出反應爐失控的原因。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2.

役所廣司主演

source:Netflix

在第76屆坎城影展奪下影帝的「役所廣司」,於劇中飾演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廠長「吉田昌郎」。在事發後坐鎮前線指揮,直至最後一刻都堅守崗位,成為此事件中的經典人物。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3.

演員卡司

source:シネマトゥデイ

除了役所廣司之外,堪稱史詩等級的演員陣容也包含了,竹野内豊、小日向文世、小林薰、音尾琢真、光石研、遠藤憲一、石田百合子,以及泉澤祐希、丸山智己、鈴鹿央士、淵上泰史、小木茂光、高橋和也、六平直政、酒向芳、緒方義博、吹越滿等人。(Netflix 《核災日月》12角色介紹!役所廣司原型是這位、鈴鹿央士首集失蹤?)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4.

以核電廠為舞台

source:ワーナー・ブラザース

本作以「福島第一核電廠」為主要舞台出發,從前線人員在各種未知中找尋最佳解答、冒著輻射感染的風險,來阻止電廠爆炸、輻射擴散,再擴及至政府的擔憂、決策,以及連帶相關企業的影響,有如星火燎原般的逐漸擴散。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5.

完整還原遇難場面

source:Netflix

《核災日月》不只將地震及海嘯的場面還原,更著重在核電廠周遭災害的描繪。不管是海水以極快的速度注入電廠、廠房爆炸時的煙霧瀰漫、作業人員在接觸到輻射後採取的精細檢查,以及事故導致的嚴重死傷,都讓人看了怵目驚心。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6.

造成核災的真正原因

source:Netflix

在核電廠重創後,所有人員也在慌亂中嘗試釐清反應爐的狀況,不過在一切破壞殆盡的環境之下,狀況也只能用不明朗來說明。回憶起整起事件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在劇中也客觀直述地將內容揭露給螢幕前的觀眾們。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7.

重現當年事件的惶恐

source:Netflix Asia@YouTube

不只畫面的呈現,在氣氛的營造上也充滿著十足的緊張感。除了地震帶來的懼怕外,海嘯更是讓人猝不及防,生還或死亡就僅在一瞬之間,再加上輻射危機所造成的社會恐慌,就算經過了10多年,還是能感受到當時的不安。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8.

來自政府、媒體的各種施壓

source:シネマトゥデイ

當年福島核電廠的操作員們,不光要面對緊迫的情勢,更接受了不少來自政府及東電總公司的施壓。在混亂的場面之下,「極有可能」、「還在查證」等曖昧回應,也讓首相急得跳腳,更成了媒體抨擊政府的好機會。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9.

作為人類的悲壯奮鬥

source:Netflix

source:Netflix Asia@YouTube 

當前線人員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努力將一己之力發揮到最大值的樣貌,可說是深深打入觀眾們的心,讓人看完不禁眼眶泛淚。而在作者門田隆將在出版此書時,也表示並非要去檢討核電廠的好壞,倒是想展現前線人員們作為人類,投入這場戰鬥中的姿態。

 

 

 


Netflix日劇《核災日月》看點10.

全8集描繪事發經過

source:シネマトゥデイ

source:Netflix Asia@YouTube 

《核災日月》藉由8集的內容再現事件始末,以及後續的修繕。長篇幅的敘事不僅深入災害的中心,也讓人對接下來的劇情充滿好奇。

 

  

正式預告

source:Netflix Asia@YouTube 

這部從2019年就開始策劃的日劇,克服了萬難在各方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並藉著華納兄弟的製作和Netflix的平台,讓不只日本,甚至是擴及全球的觀眾們,都能窺探這個歷史性的災難故事。妞妞們快趁著假日開追吧~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