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是一線人員,小孩:「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掉」!孩子過度擔心疫情怎麼辦?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3 niusnews

家人是一線人員,小孩:「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掉」!孩子過度擔心疫情怎麼辦?

家人是一線人員,小孩:「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掉」!孩子過度擔心疫情怎麼辦? 媽媽妞、親子妞、疫情、心理、小孩
share
心動瞬間_

疫情導致全國停課,除了學習,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大人的關心。心理師提醒,有些孩子會過度擔心疫情,擔心被感染或是親人離開。面對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討論方式,但最重要的是真誠的討論,不隱瞞疫情的嚴重性,也照顧好大人自己的情緒,一起平穩地看待疫情。

 

疫情嚴峻,全國停課、警戒升級,該如何和小孩談疫情?心理師談到,疫情會引起大人焦慮,孩子也會受影響,擔心被感染或是親人會離開。與其隱瞞疫情的嚴重性,不如開放的討論各種疑問。心理師也不約而同的說,孩子也會擔心疫情,不論面對哪個年齡層的孩子,都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開放且可以討論;在面對孩子的各種疑問,也要儘量真誠以對,才不會讓孩子多做衍伸,有不正確、不真實的想像。該如何和不同年齡的孩子談疫情?《親子天下》邀請心理師為不同年齡孩子的家長提供建議

 

 

 

學前兒:不用過度隱瞞疫情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以自己的經驗表示,小孩目前不到3歲,在疫情變嚴重前,每次從保母家把小孩接回來,他都會先帶孩子去公園玩再回家;但在疫情變嚴重後,他不再帶孩子去公園,卻沒向孩子解釋疫情,導致孩子很容易鬧脾氣。結果有一天在回家路上,孩子問他:「今天是不是也不能去公園?是不是因為疫情很嚴重?」

 

「我一直以為孩子小不會懂,但是保母很開放的向他們解釋」,這個經驗也讓陳志恆理解,只要用簡單的方式向孩子說明疫情,即便是小小孩也能夠理解。他建議可以向孩子直說,「有一個傳染病,怕大家互相傳染都生病,所以我們得待在家裡。」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駱郁芬也建議,如實地告訴孩子真實情形,不去否認事情的嚴重性,但是不過度使用災難性的話語,譬如不用講「出去就會死掉」,但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告訴孩子,譬如,「就像是平時感冒要在家休息,現在很多人感冒,所以很多人在家休息」

 

基隆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鍾依靜也說,可以善用繪本來談論疫情,透過一些相關的繪本或故事,協助學前兒了解病毒、免疫和疫情的狀況。

 

 

 

學齡兒:專注在「能做的事情」上

駱郁芬談到,學齡的孩子,已經有理解和表達能力,學校也談過很多,父母或許不用再做額外的解釋,但是可以告訴孩子,在這個情況下可以做什麼?有什麼保護自己的方式?或是在家除了上課以外,還能做些什麼?

陳志恆也認為,國小以上的孩子一定可以理解疫情,但是父母可以多留意的是小孩的焦慮情緒。他談到,新聞一直重複疫情的訊息,加上網路也充滿相關新聞,有些孩子就會開始擔心:自己被感染、家人被感染,甚至是親人的離開,「有些孩子可能會擔心爸媽會死掉」;或者住在疫情熱區的孩子可能也會擔心,回歸正常生活後,會不會受到排擠或異樣眼光?他建議,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異狀,特別是在看完疫情新聞之後的情緒起伏很大,或是欲言又止,可以適度地關心孩子: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會害怕?會擔心嗎?擔心自己生病嗎?還是擔心爸媽生病嗎?

 

同理孩子的情緒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怎麼做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譬如每天讓孩子幫忙消毒家裡環境、少出門、常洗手等,讓孩子能對生活有些控制感。

鍾依靜則建議,家長可以陪同孩子看疫情新聞、包含國際的疫情資訊等,避免接受到不正確的資訊或不必要的恐慌。

 

 

 

留意孩子可能出現的焦慮行為

最後,心理師也提醒,有些孩子也會過度焦慮,父母可以透過觀察,關心孩子是不是內心焦慮。陳志恆說,要留意這些行為是否與疫情相關,就是要對比孩子在疫情比較緩和時,是不是有這樣的行為,或有變嚴重的傾象,就有可能是疫情引起。

 

孩子過度焦慮的行為可能有食慾不振、眼神放空、呆滯、魂不守舍、坐立難安、經常捏自己、緊握拳頭、咬指甲等,或是孩子開始失眠、做惡夢等。駱郁芬強調,嚴重一點的孩子會開始有退化行為,譬如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突然尿床,都有可能是在尋求安全感。又或是孩子變得脾氣暴躁、易怒,一點小事情就炸開。駱郁芬提醒,也可能是孩子內心有很多不舒服。

 

面對孩子可能的焦慮,心理師建議要和孩子好好討論,提供正確的訊息。或是親子一起做一些比較舒服的事,譬如一起聽音樂、看書、泡澡,烘焙、或是幫彼此按摩,紓解壓力。

 

 

大人先調適好,孩子就能安定

此外,陳志恆也提到,全國停課讓孩子的社交生活變少,只能整日和父母相處,長期下來難免會有一些失落感、親子衝突。他建議,父母可以約定時間,有限度的放寬網路使用,讓孩子透過網路和同學聊聊天;或是利用線上學習的課前、課後時間,讓孩子間有互動的機會。

 

鍾依靜提醒,大人的情緒也會影響小孩,孩子會透過鏡像神經元模仿和學習家長對於疫情事件的感受與行為,倘若家長焦慮不安,孩子也很容易會感受到焦慮不安。因此她提醒家長,調適好面對疫情的心態與情緒,孩子也就比較能夠平穩安定的看待疫情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share

邵雨薇合體吳慷仁同框4閃照!甜喊:「今年成熟感和幸福感很強烈」

邵雨薇合體吳慷仁同框4閃照!甜喊:「今年成熟感和幸福感很強烈」 邵雨薇、吳慷仁、放閃、演藝圈、閃照
share
心動瞬間_

\ 畫面已經太甜!!/

下半年國片滿檔的邵雨薇,繼《我的麻吉4個鬼》《我和我的賽車老爸》接連上映後,今年10月底將迎來與林美秀共同主演的《惡女》,昨(21日)度過34歲生日,不僅與男友吳慷仁同框放閃,還與家中3隻愛貓的全家福照閃瞎網友,妞妞們快戴上專屬墨鏡,一起來看看這波閃光彈啦!(邵雨薇戲劇作品推薦)

 

 

 

Source:1989ivyshao @Instagram

Source:1989ivyshao @Instagram

吳慷仁與邵雨薇在2017年拍攝《極品絕配》後相識相戀,不久後大方認愛彼此,雖然過程中曾歷經分手低潮,但兩人也在復合後越愛越大方,並曾於受訪時坦言對方是「彼此最完美的戀愛」,邵雨薇昨(21日)也在Instagram社群紀錄下:祝我34歲快樂,今年成熟感與幸福感很強烈,可能是手術完的哥哥(貓名)因為恢復良好,昨天突然出院,成了我最大的禮物。幸福就是大家平安健康的聚在一起,真好。」

 

 

 

Source:1989ivyshao @Instagram

Source:1989ivyshao @Instagram

照片上看見吳慷仁與邵雨薇的甜蜜笑容,手裡還抱上三隻愛貓,一家五口的甜蜜合照,讓網友頻喊:「畫面太甜啦、要一直幸福下去哦」,其實日前邵雨薇的愛貓「哥哥」才剛切除完腫瘤手術,讓男友吳慷仁分享,雨薇前陣子因擔憂愛貓的病情,哭得跟淚人兒一樣,好在哥哥(貓咪名)最後手術順利!

 

 

 

妞妞們快一同獻上生日祝福,也要支持邵雨薇及吳慷仁的新戲作品,妞編輯非常期待未來能更看到更多粉紅泡泡的放閃照(羞)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