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杜桑香氛(Do Son)世界,體驗泛舟越南晚香玉花海獨有的浪漫意境!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深入杜桑香氛(Do Son)世界,體驗泛舟越南晚香玉花海獨有的浪漫意境!

深入杜桑香氛(Do Son)世界,體驗泛舟越南晚香玉花海獨有的浪漫意境! 杜桑、DO SON、杜桑香氛、Diptyque、杜桑晚香玉
share

杜桑(DO SON)不斷推陳出新、創意無限,始終是Diptyque當仁不讓的主角。繼去年於攝影Tim Walker作品集中驚豔亮相後,今年杜(DO SON)又將征服另一片藝術領域。

 

從越南到巴黎,從記憶到香氛,從插畫到動畫,Diptyque經典香氛作品杜桑(DO SON)一如既往地滋養著藝術家們的異想世界,無數合作精品應運而生。在面世十八年後,杜桑香氛(DO SON)歷史將翻開嶄新篇章,以凝聚動感、色彩與音樂的形式展現其豐富多彩的感官故事。全新以活力四射的手法,賦予跟Diptyque熱情密不可分的圖畫元素:動畫電影,獨家創意作品將感官體驗、記憶片段與飽滿情感完美地融合起來。

 

杜桑(DO SON)的創作靈感源自Diptyque三位創辦人之一-Yves Coueslant的童年記憶,該作品即得名於其曾經生活的越南海濱小城。今年,杜桑(DO SON)將通過電影短片的形式重裝登場。品牌這次選擇跟曾經製作美國導演Wes Anderson與Stromae優秀電影作品的巴黎新銳工作室Werlen Meyer合作。短片在斬獲多項大獎的英國唱作歌手James Blake的音樂之下,將Diptyque經典香氛景致以插畫及線條的形式一一呈現。Yves Coueslant當年在想像和創作自己童年記憶中的杜桑(DO SON)之時,也許會對如此美妙逼真的重現歎為觀止吧!影片中出現了這位創辦人的身影,對他和Diptyque而言,畫面表達的重要性無庸置疑。

 

一位手拿紙筆的年輕人正在巴黎的屋頂之上冥想,尋找著繪畫的靈感,很快,巴黎的城市天際線開始湧動變化起來。腦海中的景致已然形成,讓你我沉浸到他的回憶當中。畫本上,中國水墨繪成的傳統塔樓與玲瓏帆船栩栩如生,在海灘上佈滿的大片貝殼,隨即成為毽子活動的美麗背景,大朵睡蓮沿河岸擠擠挨挨。白雲化身魚兒與船隻,充滿越南風情的鮮花、昆蟲與鳥類拼接成一幅幅熱鬧動感的畫面。最後,誕生於2005年的杜桑(DO SON)香水瓶身圖案緩緩登場。今年,經典橢圓標誌飾以蔚藍色調,這是越南東京灣海水的色彩,將應用於今年所有相關限量版商品上。

 

瓶身圖案裡,一名婦人端坐於小塔之中,正在遠眺大海。她便是Yves Coueslant的母親。她對鮮花,尤其是晚香玉十分鍾愛。彼時,她最傾心的香氣,便是沁人心脾的晚香玉搭配柔和辛香及橙花、茉莉和來自塗山海濱的海洋香調。

 

這經典香氛作品由Fabrice Pellegrin調製而成,Christiane Montadre-Gautrot和Yves Coueslant兩位創辦人在創作過程中提供了寶貴意見,尤其是聯想到後者的母親。「這是我們三個人共同的作品,我們總是在探討和聆聽。我在品牌創辦人講述的許多旅行經歷和生活故事中獲得靈感。杜桑香氛(DO SON)就誕生於我們的交流過程中。我試圖通過晚香玉來重現這段越南童年記憶與芬芳氛圍。晚香玉是一種卓爾不群的花卉,對於Yves Coueslant而言,更是甜蜜與母愛的象徵。於是,它成了主角。接著我在此基礎上添加了綠植、海洋、鮮花、奶油及陽光等多重質感。這款香水就是這樣完成的。」

 

這段由Werlen Meyer工作室操刀的電影短片,神奇地重現了一段海濱童年時光,海風令Yves Coueslant母親摯愛的氣味拂面而來。杜桑(DO SON)香氛透過25幅動感畫面魅力登場。

 

 

 

share

如果27歲才算長大,那我現在是在幹嘛?——寫給2025的Z世代迷惘指南

如果27歲才算長大,那我現在是在幹嘛?——寫給2025的Z世代迷惘指南 成長、畢業季、迷惘、身份焦慮、Z世代
share
心動瞬間_

拿到畢業證書的那刻,才發現人生根本沒有說明書。

2025年的畢業生,真的很不一樣。四年的青春剛好遇上全球疫情爆發,沒迎新、沒社團烤肉、沒實體課,只剩Zoom裡的同學大頭照,還有永遠關靜音的線上課。後來,好不容易回到教室,AI又開始顛覆一切。而現在,戴上畢業帽的你,面對的是經濟不穩、職場不確定、生活成本超貴的世界。世界一直在變,你也一直努力在適應。你們的煩惱,跟現在的大人其實很不一樣,但也有很多一樣的地方——例如迷惘。

 

 

 

畢業,是一串問號的開始

有些Z世代從小被灌輸「只要好好念書,就能有穩定的未來」,但現在的我們拿到畢業證書後,反而對未來感到更茫然。履歷寫了又刪、面試來了又怕,準時下班還要被情勒,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出社會。對工作毫無方向,對關係沒什麼安全感,對自我價值充滿懷疑;畢業這件事,好像少了點應該有的快樂,卻打開了更多找尋自我的疑問。

 

 

 

我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了

除了職涯上的不確定,身份上的焦慮也悄悄浮現。昨天你還在趕期末報告、和同學吃宵夜,今天卻得準時打卡、準備簡報、面對主管。從學生到社會人,一切發生得太快、太不真實,像是一個還沒熟悉角色的演員,時間一到就被社會期待推上舞台。在這種氛圍底下,有些人幸運地跟上了日興月異的新科技趨勢,更多的人反而越容易產生焦慮和不安全感。

 

 

 

「成熟大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當你說,我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我沒有想太遠,大人們會說:「現在的年輕人這麼玻璃心,剛出社會就是要吃苦磨練,要先拿出你的工作目標跟熱情啊!」但沒人告訴你,如果已經把世界看得太透澈,明白沒有永遠的工作和技能時,缺乏自信的你該怎麼找到力量。更現實的是,在社群媒體上看起來每個人都很厲害,實際上大家都在偷偷焦慮,卻沒人敢說出口。

 

 

 

原來27歲才算長大?

不是只有你還沒準備好「登大人」。根據美國一項針對 2,000 名 Z 世代的調查,多數人認為「27 歲才算真正成年」。即使已經有了第一份工作、搬離家裡、經濟獨立,心裡還是會冒出許多問號。因為對Z世代來說,所謂成年,不再是買房、結婚、生小孩,而是為自己做決定,也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許到了27歲,我們才會真的開始像個大人,因為那時的我們,終於願意為自己負起全責。

 

 

 

每個人有自己的時區

以前爸媽25歲買房結婚,但現在的我們,可能連存第一桶金都不容易。整個社會的架構早就不同,房價飆漲、薪資停滯、職場競爭加劇,穩定的人生不再那麼容易達成。比起照著進度追趕,不如問問自己:「我現在需要什麼?我有什麼能力?」在變動的時代裡,讓自己保持彈性才是最強的生存策略。

 

 

 

面對身份焦慮,先從3件事開始

1.接受「不確定」的自己:別急著給自己貼標籤,先誠實記錄此刻的心情與現況,有助於釐清思緒。允許自己在摸索期迷失,反而是成長最真實的過程。

2.建立「安全連結」: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興趣社團,找到願意傾聽且不帶批判的人,定期聊聊彼此的近況。情緒有出口,就比較不會累積成壓力。

3.每天一個「小目標」: 不用一次跳到理想的「大人模樣」,先從簡單的小事開始:今天比昨天多做一件事,例如寫一段履歷、寄出一封信,就是進步。

 

 

 

迷惘沒關係,你不是一個人

畢業不只是結束學生身分,也是長大的新起點。你可能希望完成家人和社會的期待,卻又想找到真正的自己,兩邊拉扯超級焦慮,甚至懷疑自己。這些感覺很正常,因為沒有人一開始就會長大,學會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步調。畢業不是逼著你長大,而是允許自己犯錯、慢慢摸索、慢慢成長。願你在迷惘裡不孤單,也能慢慢跟自己和解,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